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我要冲浪 > 第四百零八章 一直想出海

第四百零八章 一直想出海(1/2)

    石头上映20天后,基本尘埃落定。
    预计收官票房7600万,比原时空高了5000万。
    麦窝的评分开局85,之后常有起伏,但始终稳定在83以上,无论票房还是口碑,皆为今年最大的一匹黑马。
    排在票房榜的第四位,前面是《达芬奇密码》《金刚》《霍元甲》——如果按全年排的话,也能挤进前十,排在第八位,将《超人归来》《龙虎门》踩在脚下。
    宁浩一炮而红,黄渤等人也有了名气。
    国内电影票房分账,一直是影院拿大头,张伟平和张艺谋该说不说,在分账的事情上贡献了很大作用。
    《英雄》创造了票房神话,张伟平话语权大增,把片方的分账比例提高到了40。
    《十面埋伏》的时候又谈,提到了41,今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再谈判,提到了42。
    然后院线不干了,搞的总局下场调解,最后发文规定:片方分账不低于43。
    所以《石头》现在能分41-42,扣掉发行费、税等,还剩30左右,即2280万。
    看着挺多吧,但算一算帐:《石头》去年立项拍摄,今年上映,明年才能回款,前后花了3年时间,就为这2280万。
    与互联网企业一比,不值一提。
    后世不同,后世一部电影几十亿,真的能赚钱。就算票房赚不到,在场外也能赚到,所以影视圈与资本纷纷勾结,一起割韭菜。
    新利传媒开门红,业界大呼「狼来了「。
    沈南鹏不屑一顾,怎么就狼来了,你知道我们要干嘛?
    他对收购嘉禾非常感兴趣,亲自操盘,目前有99、空中网、to红杉四家,他觉得还不够。
    起码要6-7亿港币才行,而且最好拉上香港的资本。
    香港,嘉禾。
    79岁的邹文怀已经老态龙钟,愈发心力交瘁。
    遥想1970年,自己从邵氏跳槽,带着何冠昌等人自立门户,导演胡金铨给取的公司名字:嘉禾,奇特美好的谷物,意为吉祥之兆。
    71年签了李小龙,74年签了许冠文,77年是洪金宝,79年是成龙。笑傲整个70-80年代。
    90年代末陷入低迷,跨过千禧年更甚,如今早就抛弃了制片业务,靠发行和电影融资活着。
    但效益也不好,港片日薄西山,好莱坞攻城略地,新时代新形势让邹文怀产生一种人老了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近两年总有人想收购嘉禾,靠着李嘉诚等好友帮忙勉强固守。
    可治标不治本。
    就在刚刚,竟然有一家内地公司来探口风,叫什么新利传媒,也给挡了回去。
    「嘉禾真是衰败,连内地公司都盯上了。「
    邹文怀摇摇头,明年自己就80岁了,女儿也无心经营,80岁的人还强求什么呢?或许该放手了。
    一个念头冒出来再也控制不住。
    他甚至想了想目前的股权结构,自己和女儿共占2478,每股3块钱,加上可换股的债券之类,作价一共才1亿多。
    1亿多么?
    很多。
    但与嘉禾30多年的风雨相比,又寒酸的可怜。
    「宁导!「
    「宁导!「
    当宁浩再度来到99娱乐时,待遇天差地别。这指的是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上次是礼貌,这次是热情。
    拍出一部成本500万,票房7千多万的电影,别说2006年,就算在2022年都够牛逼的。
    宁浩有点飘了,但
    站在于总的办公室门口,搓了搓脸,赶紧把飘起来的小火苗压下去。
    「咚咚咚!「
    「进来!「
    「于总!「
    「哟,才几天就胖了?你这脑袋更像大番薯了。「
    「心宽体胖呗!「
    宁浩嘴上乐,心里郁闷,于总认为自己很像《老夫子》里的大番薯,特么的哪点像了?
    「石头基本收官了,你的任务完成,会有一笔奖金打到你的户头上。「
    「谢谢于总!「
    宁浩又是一喜,这次不给信封,直接打钱,看来数目不小,主动汇报道:
    「最近很多片方找我拍戏,我也看了两个剧本,老实说屎都不如。「
    「对于新片我是这么想的,石头既然受欢迎,脆就拍一个疯狂系列,下部戏也叫《疯狂的xx》,但剧本我得好好打磨,还是多线性叙事结构。「
    「需要多久?「
    「这就说不准了,我想闭关一阵子,您知道的!「
    一个剧本差点糊到他脸上。「你的任务是一年一部戏,你的目标是成为数数二的大导演,你既然没具体项目,那我来安排好了。「宁浩挠挠头,苦逼的拿起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