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我要冲浪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公知登场

第三百六十三章 公知登场(1/2)

    公知势力登场!
    这个词怎么来的呢?
    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一期专题“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
    将公知定义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分子,或者是对社会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行动者,理想者,谏言者。那会是一个褒义词。
    后来成了一个贬义词。
    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一提起公知,哦,都知道说的是哪类群体。
    并且这类群体不是2004年之后才诞生的,人们回溯既往,惊悚的发现早在90年代他们就已经存在了!
    创造了如:‘日本夏令营’、‘德国下水道’、‘美国小护照’等一系列传世之作。
    现在,这些人亮相了!
    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成规模的在国内互联网上,因为一个热点话题而集体登场都是被钓上来的。
    肖教授先发了一篇‘审丑过敏症’,被挂在了社区首页。
    闪亮亮的加v认证: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嚯!
    网友们惊讶于这个身份,但也纷纷表达不同意见。
    “凭什么让我们别有审丑过敏症,而不是让那些创作者去创作美好的东西?”
    “开放创新不等于刻意丑化,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吕燕那造型就是在刻意丑化!”
    “这就好比第六代的那些地下电影,专盯着自己家的垃圾堆拍,然后谄媚的迷去国外评奖,得洋大人一声g000便觉高人一等!”这些还算讲理的,但网友多种多样,有的直接开骂了。
    “滚你娘的审丑过敏装你妈啊,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辱清华名誉,文化汉女干死去!
    “狗汉女干滚!”
    肖教授战斗力十足,网友越骂越来劲,又发了一篇:
    “这是我第一次在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结果异常惊喜,观察人形动物表演,是一种休闲娱乐。辩论只针对有理性的可辩论之人,在此立下两点原则:第一,不与腔肠动物对话;第二,不把网络狂犬当人。”
    群嘲,直接拉满那种!
    肖教授一人之力,开启了第二阶段的大讨论,各种各样的网友疯狂涌进来,各种各样的公知陆续现身,力挺肖教授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态度。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就是一个丑角。但她与端庄肃穆的贾母相对,却更加风趣、更有生机亦更可亲近。我们能说曹雪芹写刘姥姥,是在丑化劳动人民吗?
    丑角的特征就是怪异、变形、残缺,给人以异常、滑稽和可笑之感。这不仅是体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且揭示人类生命的丰富活力。
    “如果不懂艺术,最好不要急着瞎起哄,这风气近几年越来越盛,以伟光正的刀子杀人,刀刀见血,值得反思。”
    “还有说像唐氏综合征的,这既是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歧视,也是对类似长相的人的歧视,所有人都值得被画出来。”
    “要求审美统一化,就是没有审美,有审美的教育就是让每个人在诸多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审美…”
    “国民审美太落后了,需要启蒙!”
    一时间,热闹纷呈。
    大家发现湖北大学的教授来了,《南方都市报》的编辑也来了,《新京报》的记者来了,文艺批评家也来了,知名艺术家来了,社会名流也来了
    他们文笔犀利,高屋建瓴,落点精准,极擅长用一杆笔进行诡辩,并且个个都有比较显眼的社会身份。
    与其相比,网友简直是乌合之众,节节败退。
    但凡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都晓得公知的力量有多大,说掌握话语权可能夸张了点,但他们的声音确实可以广泛传播,且被很多人视为主果。
    极少有人敢正面的。(本章未完!)
    第三百六十三章 公知登场
    去慰这股风气,就算怼了,往往也怼不到点子上,因为都在混沌时代,不明白症结在哪里。
    以往社区的热点,都要靠纸媒进一步发酵。
    这次反过来,社区要速度有速度,要广度有广度,要深度有深度,纸媒有点捡剩饭的意思,但剩饭也得捡,就属这个话题最热。 首发更新
    而社区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文化人不再选择在报纸上发声,注册个账号多简单啊,打字多快捷啊,撸起袖子就能干!
    于是乎,社区的编辑也兴奋了。
    “卧槽,【司马不是北】主动申请认证了,快去联系一下,确定是不是本人?”
    “也申请了!”
    “哈哈哈,我邀请洪晃入驻,她居然答应了!我的奖金啊!”
    “哈,矮大紧也答应了!”
    这一波吸引了近百个名人,全是承上启下,浑身充满争议的家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