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我要冲浪 > 第九十七章 互联网靠的是人情世故

第九十七章 互联网靠的是人情世故(1/2)

    京城,新画面电影公司。
    老板叫张伟平。
    这哥们以前是卖药和做房地产的,后来转投电影业,从《有话好好说》开始跟张艺某合作,15年,11部电影,直至《金陵十三钗》后分道扬镳。
    他的营销上很有一套,是张艺某事业二次腾飞的主推手。
    《英雄》由新画面和香港安乐影业联合打造,早就锚定海外市场,想复制一遍《卧虎藏龙》的成功。
    毕竟《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全球2亿美元票房,把内地一票大导搞的眼红心跳,还造出个词叫“冲奥”。
    好家伙,奥斯卡整得跟奥运会似的。
    时代如此,谁在国外拿个奖,都能吹上天。
    而《英雄》之后,正式开启华语大片浪潮,陈楷歌《无极》,冯裤子《夜宴》,吴宇森《赤壁》,一波接一波。
    会议室内。
    张艺某全神贯注的看着大屏幕,正在介绍接下来的宣传计划,现场另有香港方人员和海外人员。
    “从去年开机以来,我们进行了10個月左右的持续公关,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最突出的一项,也是核心的一项,即神秘感!”
    “到现在为止,《英雄》没透露半点人物造型和花絮,大众的好奇心已经达到了我们需要的程度。”
    “在本月下旬,为满足报名奥斯卡需要,我们在深圳进行七天的小规模放映。”
    “11月,上线记录片《缘起》。”
    “11月末,首映签约仪式,内地音像版权拍卖。”
    “12月,进入全方位媒体宣传。中旬,人民大会堂首映,直至全国统一上映,今年刚好院线改革,可以做到统一上映。”
    “……”
    张艺某听着讲解,频频点头。
    跟着讨论了半天,散会,他和张伟平回到办公室,张伟平问:“感觉怎么样?”
    “挺不错的,但是不是有点整太大了?”
    “大片必须要大宣传,我们电影就是不会宣传,人家好莱坞的宣传经费有时候比拍戏成本还高呢。老实说,我也是心情激动啊!”
    张伟平绕着桌子走,道:“想当年,你《红高粱》第一个拿欧洲金奖,眨眼十五年了,《英雄》肯定又是一个里程碑。”
    张艺某嘿嘿乐,满脸褶子,貌似憨厚。
    《英雄》这个戏吧,他最初只想搞个文艺类型的武侠片,剧本都写完了,结果《卧虎藏龙》横空出世。
    老谋子就很沮丧,不想拍了。
    然后安乐影业的江志强就鼓励,说可以拍啊,现在市场很好,西方很热衷东方的武侠片。我给你找海外发行,给你找演员,梁朝伟要不要?张曼玉要不要?李连杰要不要?
    张艺某,哇!
    那还说个蛋,拍吧!
    于是有了《英雄》,你看它的故事,罗生门的戏剧结构,几个人逼逼叨叨,讨论一个永远说不清楚的话题,好像有点别扭。
    别扭就对了,它本来就是文艺片的路子。
    此刻二人聊了一会,忽有人进来:“张总,99网络的人到了。”
    “请他们稍等,我马上过去。”
    “好的!”
    张艺某奇怪:“你联系互联网宣传了?”
    “互联网当然要宣传,但他们想谈的是短信业务,我也没想到,短信还能有生意。也不是生人,北青报的于佳佳还记着吧?人家改行当老板了。”
    “那我也去瞧瞧,反正没事。”
    俩人出了办公室,到了会客室,见一男一女,男的非常年轻,女的正是于佳佳。
    “哎哟,我应该叫于总了吧?”
    “见外了啊,以前怎么叫现在怎么叫!”
    于佳佳过来咔咔握手,又介绍姚远,姚远笑着问好:“张总,张导,初次见面,不胜荣幸!”
    他打量着对方,张伟平就是个爱高调的生意人。
    张艺某的脸真是数十年如一日,一看就写满了故事,《英雄》开启历史,奥运会开幕式达到巅峰,之后又遭黑无数,冬奥会重塑辉煌……
    可惜晚节不保,被刘浩存救命之恩,一个劲硬捧。
    嗯~怎么不算呢???
    他们对短信业务不太了解,姚远和于佳佳讲解了一番,又摆出公司数据,张伟平其实就很心动了。
    因为这玩意不是传统媒体,自己根本没安排,属于计划外的。
    计划外的无所谓了,看对方也挺有实力的,价钱差不多就行了。但出于商人的习惯,嘴上还得说:
    “容我们考虑考虑,尽快给你们答复!”
    “好,期待我们能够合作。”
    姚远和于佳佳走了。
    那二人返回办公室,接着聊,过了半天,张伟平接到一个电话,说了几句面色突然一变,哼哼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