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 第3章 康熙大帝的宏图

第3章 康熙大帝的宏图(2/2)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民要把生产的粮食卖出去,要买农具,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得靠商人……而且下官预估,将来给国家贡献税赋最多的就是商人……”
    看到姚启圣侃侃而谈,宝玉(燃小石)知道自己终于找到知音了。
    先前不管是“经济头脑”非常好的琏二嫂王熙凤、探春,还是乔慵、于得水他们,都只不过是“谋私利”的商人,像这种把做生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姚启圣是清朝的第一人。
    人才啊!
    宝玉(燃小石)两眼都冒出了绿光。
    “安南是好地方啊,土壤肥沃,不用翻种,撒点儿种子就能收获满满,最主要的是那儿有的是南珠……”
    刚进衙府的大堂,布了茶水,姚启圣就铺开一张大地图,进行“规划”。
    看到这张大地图,宝玉(燃小石)有些感慨,想不到清朝初年也有这样详细的“亚洲地图”。
    宝玉(燃小石)被流放的安南小岛叫“烟火岛”,实际上就是后面的富国岛。
    富国岛是位于泰国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3°-27°,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口1030万,岛上盛产珍珠和鱼露。
    不知道这个风景宜人的岛屿为什么在清朝叫“烟火岛”。
    “东南亚物产丰富,矿产众多,如果用这“烟火岛”为轴心,在那儿建立起一个超大型的“货场中转站”,再抢占马六甲海峡……恐怕整个世界都是俺的了……如果再在这长江口岸建立起一个超级大城市,那简直是霸业初成……”
    见宝玉(燃小石)死死地盯着地图上大江的出海口有些出神,姚启圣笑道:“这崇明岛呢,最近新滋生出一些土地,也算是无主之地吧。下官作为松江知府,当然要为朝廷着想,所以把这些无主之地都规划了出来……想多卖一些银子,价格呢,也的确是高了些……”
    “高些?是多少?”
    “五两金子一亩。”
    宝玉(燃小石)正在喝茶,听到姚启圣的话,一口茶水便喷了出来。
    当时一亩良田也只要五、六两银子,像这种滩涂之地,白送人都没人要,姚启圣居然标价五两金子。
    清初一两金子能兑换十两银子,五两金子就是五十两。
    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农的总资产了。
    这不是成心不让人买么?
    “一共有多少亩?”
    “五十万亩。可以先下定金,余下的银子今后再补,定金只要半成。”
    五十万亩就是要二百五十万两金子,也就是二千五百万两白银,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半成定金地也要一百二十五万两银子。
    看着姚启圣一本正经的神情,宝玉(燃小石)突然心中一动,低声问道:“皇上派你来的?”
    姚启圣也低声说道:“太皇太后不想放权,所以皇上才另辟蹊径。”
    说着,姚启圣又从案子上拿出另一张地图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出各种数据,其中最多的是“2”字。
    这是一张大清土地良田l林地分布图,“2”字已经占了将近四成。
    姚启圣指着标有“2”的地方继续说道:“这些土地是太皇太后势力控制的……太皇太后才是大清最大的地主。我们的人试图打破这种局面,但是几乎所有的地主都铁了心一样,就是不卖。”
    “所以,皇上才把手伸向了国外?”
    “可以这样说。”
    这的确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难怪小皇帝要发展商业!
    “如果是你的话,你想怎么做?”
    姚启圣再把那张“亚洲地图”摆过来,用瘦削的手指在一大块空白处敲了敲,说道:“这个地方,有良田沃土千里万里……”
    看着姚启圣手指敲的地方,宝玉(燃小石)乐了。
    因为这个地方是印度平原。
    这个地方的确是沃土千里万里。
    “我们的人在三年前就开始在这儿购买土地……现在已经有三百来万亩了吧。”
    宝玉(燃小石)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小皇帝总是找自己要钱,原来是在做这样的“大事”。
    如果真把印度平原搞定了,这样的大地盘,还真是前所未有……
    想不到“康熙大帝”在做这样的“宏伟事业”,不愧为清朝第一大帝!
    “既然是这样,那就让俺来助你一臂之力吧……”
    想通了这一点,宝玉(燃小石)痛痛快快在崇明岛滩涂地契上签了字。
    走出松江衙府,宝玉(燃小石)看到天空中有三组信鹰向不同方向飞去,不由笑了。
    松江府衙门里肯定有各个势力的“线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