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准备围观(第一更)

第四百六十七章 准备围观(第一更)(2/3)

热门推荐:
    十四阿哥不以为然道:“不能想想么?”
    十三阿哥道:“等着吧,不着急,估摸要后年,皇上才会叫德妃母给你挑格格。”
    下次选秀,应该会选三位皇子福晋,十二哥的,还有他们俩的。
    十四阿哥呲牙道:“还要那么久,真没趣!”
    之前金氏包衣女子往他身边凑,他又不是傻子。
    觉得也挺有趣的,年纪比他大几岁,可性子柔顺。
    金家是高丽左领。
    听说高丽女子都是这样。
    好像病了挪出去了,也不知道好了没有?
    十四阿哥觉得自己是念旧的,回宫后可以打听打听。
    等到后年娘娘选人时,与其选年岁小、新入宫的宫女,还不如选了金宫女……
    换船的事,舒舒没有特别关注。
    她开始习惯船上的生活。
    就是觉得时间似乎变慢了。
    船行的时候,不能看书,也不能做针线打发时间,与九格格凑到一起,也不能从早说到晚。
    舒舒就开始找别的乐子。
    那就是学着太后的模样,眺望岸边景色,
    没有城镇乡村的地方,河道两岸更多的保留着天然景致。
    偶尔人烟的地方,沿途军民也都退避,没有往运河边上凑的。
    如此熬了四天,终于到了南巡的第一处行宫。
    御舟还没有停泊,码头上就有不少人迎候。
    为首的是大阿哥与简亲王,还有行宫旁边驻扎的绿营总兵。
    坐上马车的时候,舒舒带了雀跃。
    还是路上好。
    虽然马车也颠簸,可是比坐船自在多了。
    她又想九阿哥了。
    要是九阿哥在,他们夫妻也可以偶尔下船来跟着七阿哥一起走陆路。
    行宫毗邻运河码头营建,距离也就一里地。
    须臾功夫,马车就停了。
    等到了分派的院子,舒舒就带了懊恼。
    同往北的行宫相比,往南的行宫要小巧的多。
    想要一个主子一个院子那是做梦。
    除了御驾的大院子,太后与宫嫔的东院,就剩下西路几个小院子,还要分派给随行王公与大臣。
    皇子阿哥们,分在两个院子里。
    大阿哥、七阿哥跟着王公在前院。
    剩下其他人在后院。
    三阿哥夫妇是正房东屋,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西屋。
    东厢两间是五阿哥夫妇。
    西厢两间是舒舒跟九格格。
    九格格见了屋子,诧异道:“还没见过这么小的屋子,怎么睡?”
    每间屋子一丈见方,而且只有里间有炕。
    舒舒叹气道:“挤挤吧!”
    除去小路子那个小太监之外,这边就是主仆七人。
    除了里屋的炕,外屋还有一张罗汉榻,其他也没有睡人的地方。
    九格格也带了后悔道:“还不如船上方便呢。”
    舒舒听了,却是心动,看着小椿道:“你去找白嬷嬷问问,看那边怎么安置?有没有回船上的?”
    太后带了八个宫人,除了两个太监,还有两个嬷嬷,两个宫女在身边,另有两人是宁寿宫膳房的,直接跟着御膳房那边的人走陆路。
    小椿应了一声,过去寻人。
    九格格明白过来,道:“那样的话,我也叫嬷嬷回船上安置,省得这里遭罪。”
    姑嫂俩说着话,三福晋来了。
    看着屋子里满满登登的,她叹气道:“看来你们这里也是这样乱糟糟的,没有空地方……”
    舒舒与九格格见了礼。
    三福晋蔫耷耷的,看着舒舒道:“去年北巡时,十阿哥与十三阿哥的伙食是怎么安排的?这两日十四阿哥不怎么爱用例菜,我们娘娘让我想法子……”
    舒舒想了想,道:“去年我预备的足,带了不少路菜,跟例菜掺和着来,还好些;还有就是拿了荷包叫人去御膳房点菜,小灶要好些。”
    这次随行的主子多。
    除了皇上与太后有专门的大师傅掌勺,其他主子小二十人,吃的也是大锅菜。
    味道自然也就差了些。
    十四阿哥去年分宫,住了阿哥所,也安排了皇子膳房,吃不惯例菜也是正常。
    三福晋恍然大悟,道:“我怎么忘了这个?御膳的那些大爷预备的充足着呢,只要舍得花银子,什么东西没有?”
    至于舒舒说的路菜,三福晋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是小咸菜、小零嘴什么的,有什么稀奇的?
    到时候还要在两位小叔子跟前卖个好。
    真是鸡贼。
    自己才不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