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病娇太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 第134章 裴宣约你做什么

第134章 裴宣约你做什么(1/2)

    河东大旱,浑天书院有学生献“治灾十策”。
    都知道是浑天书院的学生,却没人知道是哪一个。
    连拿着这十策的林虚己也声称不知。
    “我知道!”
    自信十足的一声顿时引起了唐小白的注意。
    “是裴九!”魏随得意地说。
    裴九就是裴宣。
    裴宣在书院入学考中名列第一,顾回也屈居其下,是浑天书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甚至还不仅仅如此。
    这么说吧,凡京城里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少年郎,从家世、前程、才学、姿色各方面打分,裴宣的单项分数都能挤进前五,总分可以排前三。
    这是公认的,不是唐小白打的分。
    要是换她打分,总分第一不可能是李枢。
    裴宣这个级别,家里随随便便就能给他安排一个不差的官职了,连科举都没必要考,更别说来浑天书院这样的“野鸡”学校读书。
    但裴宣就是来了。
    来了,必然就是整个书院仰望的存在。
    所以,魏随一说出裴宣,周围人无不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能上书献策,还受到君臣交口称赞,这么厉害的事,肯定是书院里最厉害的人干的。
    除了裴宣,还能是谁?
    “呵!”唐小白冷冷一笑,问魏随,“裴九告诉你是他写了?”
    “那倒没有!”魏随摇头晃脑也不知得意什么,“他既然不准备出面,又怎么会私下乱说?但我们书院,除了裴九,还有谁有那本事?”
    周围学生纷纷赞同点头。
    唐小白心里一万个不服,但又不能把阿宵供出来,只好说:“也可能是顾五或者朱七!”
    魏随不屑地笑。
    “他们虽然年纪比裴九小,但两人商议之下,也未必想不出治灾良策!”唐小白越说越理直气壮。
    她和阿宵年纪更小呢,不也商量着把治灾条目写出来了?
    但魏随还是不屑:“他们两个乳臭未干,能懂什么?肯定是裴九写的!”
    “不是我——”
    众人闻声看去,课室门口,少年长身玉立,容色俊雅,气度雍容,即便穿的是和别人一样的青色布衫,也卓然不群。
    他神色似温似淡地看着魏随:“治灾十策的奏疏不是我写的,我若有此良策,也会告知家中大人,由大人呈书。”
    这么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裴宣的父亲是吏部尚书,他真有良策,怎么可能绕过自己父亲,反而由书院代为出面?
    可如果这么说的话,顾回和朱祈的父亲也都是朝官,也不可能由林先生转呈。
    剩下的就只有——
    “唐二小姐!”
    唐小白正往门外看阿宵回来没,忽然听见有人叫自己,反射性应了一声。
    应完才发现是裴宣叫她。
    “能否借一步说话?”裴宣问。
    唐小白随着他走出课室,问:“裴师兄找我什么事?”
    裴宣回头仔细打量了她两眼,道:“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何解?”
    唐小白:???
    裴宣皱眉,又道:“宜于时通,利以处穷,何意?”
    唐小白:????????
    裴宣脸色微沉:“你不是读过《齐物论》和《荀子》?”
    唐小白:……
    裴宣见她不说话,脸色更沉:“莫非那天你与唐宵对公孙易是舞弊?”
    “不是不是!”唐小白被他严厉的眼神看得浑身一凛,依稀回到被教导主任请去喝茶的日子,连忙解释,“我没读全,就记得那天那几句而已!”
    裴宣眉头不见松懈:“你同唐宵特意背了那几句?”
    “不不不!”唐小白继续解释,“我自己记背的,和他无关!”想了想,又替小祖宗美化一下,“他可能会的比我多!”
    裴宣这才松了眉头,淡淡道:“我记得那天的最后一题,唐宵并没有答上来。”
    唐小白回忆了一下,点头:“他现在会了。”
    那天最后一句,她说的是《离骚》里的名句,小祖宗再厉害,也不可能本本书都看过,不过那天回去他就把《离骚》拿下了。
    真是个要强的孩子。
    “你既有这样的天赋,便不该浪费,”裴宣深深看了她一眼,“随我来!”说罢,转身走开。
    唐小白愣了愣。
    “等等!”裴宣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迈一步相当于她三步,唐小白小跑着才追上,问:“裴师兄,我有什么天赋?”
    裴宣迈着端方优雅的步伐往前走,听了她的问头也没回,淡淡道:“我听说你不过读书一年有余,便涉猎如此之广,可见博闻强记,我看过你写的《孟子》释义,义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