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七五章 英国的总崩溃 三

第一七五章 英国的总崩溃 三(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一脚后,北美作为“泄压阀”的价值。
    …………
    此时的伦敦。
    英国的新国王和他身边的大臣们,享受着难得的好日子。
    这一段时间,反国王、支持皮特的大量报纸和争论,都像是忽然之间失声了一般,安静了好久。
    尤其是之前反国王,要求主权在在议会的号称“为人民发声”的报刊,《箴报》,最近一段时间都很安静。
    历史上,在威尔克斯主持《北不列颠人报》之前,《箴报》就是皮特一派,或者说爱国者党、支持主权在议会一派最重要的刊物。
    虽然他们号称,或者说自认为自己是“为人民发声”、“为真正的自由呼喊”、“为启蒙人民而努力”。
    但实际上,他们代表着西印度种植园、大商人、奴隶主的利益。
    在此时的英国,基本上高呼“自由”的,背后多半都有奴隶主在站台。
    他们想要的,是大商人和奴隶主的“自由”,也就是主权归于议会。
    所以,他们现在噤声了。
    因为,利物浦地区爆发的反抗和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参加了战争。
    而这些人,比如《箴报》幕后的金主,伦敦市长、金融城议员、西印度商会的长老,威廉·贝克福德。
    他们之前并不反对战争。
    而且,《箴报》之前,一直在“为人民发声”,认为国王过于软弱、国王有德国血统,而没有继续扩大战争规模,夺取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等加勒比地区的法国岛屿。
    他们之前不但不反对战争,反而是鼓吹要扩大战争的。
    并且认为,国王的专制,主权不在议会,导致了战争的规模不够大。
    现在,战争的规模倒是大了。
    从印度打到了北美、从好望角打到了爱尔兰。
    然后,英国崩了。
    利物浦、兰开夏、伯明翰……各地的反抗、起义、混乱,接连不断。
    在这种时候,一直鼓吹战争、鼓吹扩大战争规模是为了人民的权利的《箴报》,没动静了。
    当然,他们没动静的另一个原因,是《箴报》背后大金主威廉·贝克福德的重要产业,在牙买加的埃舍尔庄园,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
    大顺派出了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实际上也就两门大炮和一条小船百十号人支持了起义,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历史上这场牙买加奴隶起义,也是挺“搞笑”的。
    “搞笑”的地方,在于英国在买卖奴隶的时候,明知道后来的奴隶起义领导者塔克,是个战败的酋长,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还精通各国语,英国人居然把塔克酋长和他身边的“近臣”们一起扔进了种植园。
    这是生怕种植园的奴隶没人组织……直接给扔进来一个现成的组织核心。
    大顺只是借了点力。
    论组织力,酋长和身边的核心自己就能组织。
    他们也会用火枪。
    无非就是他们不会用大炮,大顺这边就支援几个炮兵,和一小队能列阵硬刚英国在岛上的轻骑兵的陆战队就是了。
    大顺一共投入了两门炮、百十号人。
    但对威廉·贝克福德等“自由”派的影响和震撼,可是太大了。
    因为在大顺参战之前,甭管是西班牙、法国、葡萄牙,还是英国,打仗归打仗,可没有说打仗的时候支持对面奴隶起义的。
    不要往井里吐痰,因为你也要喝这井里的水。
    而大顺参战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不但往井里吐痰,还往井里拉屎。
    因为大顺真的不喝这井里的水。
    其实,说白了,此时英国所谓的“自由”一派,和英国此时所谓的“专制”一派,区别在哪?
    无非就是,一群人的利益,在殖民地、在奴隶岛。
    而另一群人的利益,在汉诺威、在欧洲大陆。
    一群人的利益,在商业。
    另一群人的利益,在土地。
    一群人,可以忍受地租的略微降低,从而在商业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另一群人,无法忍受地租的降低,因为他们无法在商业上获得足够的利益。
    就这么点的区别。
    像是威廉·贝克福德等人,那就是标准的“共和无胆、废奴无量”。
    一群奴隶主,高喊“自由”,世界上真的没有比这更魔幻的事了。
    伴随着英国本土各地的起义和混乱,一些百余年前的《英国贫民阶层宣》之类的小册子开始重新流传,整天标榜着自己是代表人民的《箴报》,就不敢有动静了。
    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