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三四章 逼着商人赚钱 上

第一三四章 逼着商人赚钱 上(1/3)

    皮特的死,以及他死前的绝命书,可能在很久之后会对英国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关乎到是不是要“dan
    the
    kg!!dan
    the
    governnt!
    dan
    the
    jtices!”
    但现在,他的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顺这边能否继续延续既定的战略,继续在贸易上对英国殖民地持续施压。
    在直布罗陀刚刚刚攻陷的时候。
    在地球的另一端。
    战争爆发的消息,在松苏天津南洋东北等地区是个大事。
    可能在武夷、景德等地,也算是个大事。
    除此之外,那便算不得什么大事了,大顺大部分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未受到战争的一丝影响。
    此时欧洲战场的消息还未传递回来,此时的贸易终究还是要依附于季风,一般来说要到吃粽子的时候,欧洲战场的消息才能传回。
    不过,印度那边的消息,早已经穿回来了。
    伴随着大顺在印度的胜利、孟加拉纳瓦布的复辟,松苏地区的航运业,也迎来了新一波更严苛的航运管制。
    本身去印度倒是没什么可管制的。
    但是,商人的德行,所有人都清楚。
    不管制的话,海军和陆战队留了血、拼了命打出来的东西,他们转手就能给卖了。
    在印度的胜利,影响的不只是印度。
    正如大顺下南洋,影响的不只是南洋,而是造成了孟买苏拉特等地的棉纺织业暴乱一样。
    大顺在印度的胜利,除了对印度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大顺拔掉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线。
    波斯、土耳其、红海等地的贸易线,现在由大顺这边接管了。
    这和南洋的问题类似。
    南洋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培养了南洋的“棉布消费贸易”。只不过之前是苏拉特布,大顺下南洋之后是松苏布。
    而波斯、红海、土耳其等地,大顺之前承接了荷兰的遗产,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争来争去,在生产端主要也是孟买布和松苏布之争。
    有个很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孟买距离波斯,要比松苏去波斯,近得多。
    如果不进行严苛的商业管制,应该说,很快就能看到大顺这边的商人,去买印度商品去往波斯卖了。
    终究,在之前的工场手工业时代,大顺真正的敌人,英法荷什么的都压根排不上号,真正的敌人始终是印度,甚至可以说从大明中期出现了世界市场的概念之后,中国手工业参与世界贸易的最大敌人就是印度手工业。
    大顺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品,重合度还是挺高的。至少相对于欧洲而言,重合度高得多。
    航运距离、人工成本、如果摧毁印度手工业……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大顺朝廷这边以强大的管控力和限制来完成。
    现在更多的、更系统性的管控政策还未出台。
    但借助之前的“特许贸易公司”的模式,这种管控才是还可以用这种官督商办的方式,逼着商人只准买国产商品去波斯、土耳其等地售卖。
    在朝廷看来,军队拼死拼活赶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是让这些商人去倒卖印度商品去波斯土耳其的。
    尤其是工商贸易体系内大量的实学派系出身的人,他们对这种事深恶痛绝,在三观上就坚决反对。否则,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就成为朝廷出钱帮着商人去搞商业殖民地了,那和他们学到的原始积累是为了工业发展的思路完全不同,而是走上了原始积累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邪路了。
    大顺这边,讲究个以史为鉴。
    而“史”,近在咫尺。此时距离大顺下南洋也没多久,大顺的实学体系一直以来都在批判荷兰的殖民模式。
    说荷兰就是商人误国,以国家力量为基础,只为极少数商人发财。
    偌大个南洋地区、那么大的殖民地,能把本国的纺织业干死,这一直都是大顺这边的反面教材。
    当然也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逼的英国纺织业暴动和1701大请愿,这也是个反面教材。
    在这种三观氛围下,这种管控心态也就可想而知。
    即便大顺这边在欧洲口口声声喊自由贸易,但实际上践行的依旧是老马的总结:【早期工业,没有特权和保护是不行的】;【剥离土地、对被剥削者的残酷立法、补贴、特许公司、军队和舰队、强制本国商品优先等等,这些都是工业资本家产生的条件】。
    此时,对于航运和贸易的进一步管控,暂时看来,商人们的反对情绪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因为之前他们在波斯和红海,要不得不面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竞争。而现在,这种竞争消失了,被朝廷用暴力手段解决了,在短时间内他们的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