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一三章 死与复仇 十三

第一一三章 死与复仇 十三(2/4)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主力回援,利用风帆时代的转向时间差,达成局部优势。
    当然,这需要条件允许,且需要分舰队舰长拥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可能因为海军建军时间不久,故而更有朝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这玩意儿,不可能是意外,比如说当时的分舰队舰长晕头了,插到舰队尾巴去了。
    显然,在训练中,他们一定训练过类似的战术,这样才能让分舰队指挥舰长,在风向改变之后,立刻抓住了机会。
    并且,从后续来看,大顺舰队的其余战舰,也明显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这也不是说舰队司令临阵果决指挥就能做到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战术体系,那么就算舰队司令是天才,以此时的通讯手段,和弥漫硝烟的战场现实,都不可能让舰队如此完美的执行战术。
    当然,战后来看,大顺舰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追击不彻底、对地形不是很熟、朝气太过以至于一些船过于莽撞而被截住等等。
    那场战役,还有一个小插曲。
    亲历过那场海战的双方水手,都对大约十一点半左右战场最激烈地方的巨大鲨鱼群印象深刻。
    两边的水手在严酷的训练和痛苦的海上生活中,基本都是疯子、精神病、以及缺乏人味儿的“人渣”。
    而战斗条例,又迫使战斗中,除非军官,否则重伤员是不能救治的。
    炮仓里地方本来就狭小,一旦有人重伤占着地方,会严重影响装填速度。
    所以……双方的、当然也包括此时主流海军强国如法国等,其海军作战条例都有这么一条:没用的水手往海里扔,别占地方。
    死去的、重伤的、没死的,都直接往海里扔。船上的军官除外——实习军官是军官;枪炮长、炮长之类的不是军官。
    是以,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被炮声和血腥味吸引来的鲨鱼群,成为了两边水手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大量的伤员被直接扔进了大海,被鲨鱼吃掉。
    此时的海战就是这样的,平时也扔,只是赶巧了那天有大量的鲨鱼,难免印象深刻。
    毕竟,此时的海战中,只有“死和不死”两种情况。
    眼睛被炮弹砸碎的木屑扎碎,这属于不死,因为把眼睛抠出来还能动弹,日后是否感染听天由命,但属于是“可以不被扔海里”的那部分。也就是“不死之人”。
    手臂断了,也算是“不死之人”。
    以眼睛、手腕为界限,此等程度以下,均算轻伤,均算“不死之人”。
    而剩下的,即便还在喊疼、或者还在那找自己的腿呢,都算是死人,直接往海里扔。
    别影响装填,也别影响后面的火药猴子们运送火药,甚至不要影响开炮的速度。
    终究,其实就算不扔海里,也活不了。
    这个时候的海战,都是实心弹对轰。
    二十四五斤的大铁球,几百米的速度飞过来,砸在身上,并不存在“重伤”这种可能。
    即便大顺这边用橡木、桧木;西班牙那边用古巴雪松;英国用百年橡木……都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说木头不容易四分五裂,不会造成“破片杀伤”,但是被砸碎的大块木头糊在身上,那也基本活不成。
    除非到了互相勾船、甲板跳帮战,才存在轻伤、重伤之别。
    炮战阶段,只有“死”与“不死”两种人。眼珠子被打爆就是活人、身上挨了一下结实的暂时还在那喊叫也是死人。
    那场从十一点半开始的鲨鱼的盛宴,虽然只是战役的小插曲。
    对高阶军官来说,他们记住了,还是大顺海军分舰队的穿插、包围、以多打少、打时间差。
    然而对水手来说,包括两方的水手而言,都将是这场战役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幕,大量的鲨鱼撕咬着被抛到大海里的战友的身体,鲜血染红了海面……
    爱德华·霍克和大顺这边的军官一样,只是把那场鲨鱼插曲,看成战斗中的一个小段子。
    但事后,败走的英国海军水手,继续服役,且能继续战斗;而大顺这边,也是立刻投入了对地中海和直布罗陀的封锁。
    这让爱德华·霍克明白,大顺这支历史传统不长的海军,也拥有一批变态的、精神病人般的水手。
    变态的、精神病人般的、“人渣”的水手,可以视作此时海上强国的象征。
    因为严苛的纪律、绝望的大海、狭小的船舱、超高的死亡率,以及平日里的严格训练和出海巡航,维系这种令人疯狂的绝望,才能产生这种变态的精神病人般的水手。
    而这种精神病人般的变态的、对鲨鱼分食同伴都没有精神崩溃、且能继续执行任务的水手,又反过来可证明平日里的海上逗留时间很久,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