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九十七章 属性相克 上

第九十七章 属性相克 上(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后世国人很多人会畅想,假如谁谁谁活着、谁谁谁不早死、谁谁谁活到什么时候,历史会不会如何如何。
    英国这个圈内的人,也一样会这样畅想,对于北美独立战争问题,他们最常畅想的两个人,便是:假如克莱武没有因为鸦片折磨而自杀,去了北美当总督;假如詹姆斯·沃尔夫没有在加拿大那场排枪秀中被打死,而是作为驻北美军事统帅,那将如何如何……
    这不需要考虑经济基础、不需要考虑贸易、不需要考虑金融资本与贵族的结合、不需要考虑强制的封建专营制与自由贸易的矛盾、不需要考虑欧洲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等等。
    但反过来也证明了两件事:
    其一,便是建立了一定功名的人,死的越早越好。死的越早,后世的遐想就越完美。
    其二,便是詹姆斯·沃尔夫,真的在贯彻英国的陆军改革,使得英国陆军真正成为了一支能够作战的陆军,算得上是英国军改派的代表人物。
    实际上,刘钰之前在大顺主持的军改和战术体系变革,并非是一个孤立事件。
    几乎和刘钰的大顺军改同时的发生的,还有英国军改、法国军改、俄国军改、普鲁士军改和奥地利军改——包括历史上不久之后西班牙的卡洛斯三世要进行的军改,也算是这个世界范围内的这一波大军改的余波。
    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军改风潮,源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燧发枪加刺刀的标准配置,被实战的血和火引证为这个时代性价比最高的战术体系。
    而与军火技术相配套的战术体系,需要阵型、队列、纪律、国库收入、加强集权的政府,以及常备军。
    在大顺,表现为军官团、募兵战术体系操典、专营制度、海外贸易发展增加的国库收入。
    在英国,比大顺多出来一个“王权”问题。
    在这场从三四十年前开始的、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展开的新时代军改之前,英国理论上的陆军常备军,几乎不存在。
    托利党和辉格党,都反对英国拥有一支常备军。
    从阶级层面来理解,是非常容易的。
    英国上一次真正拥有一支常备军的时候,是叫英格兰共和国,首领不是国王,而是护国公。
    虽然克伦威尔这般、那般,但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虽不彻底,但是那一次托利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他们对那场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革命的那支常备军,以及常备军中愈演愈烈的“掘土派”、“均田派”运动和差点酿成的均田兵变,至今心有余悸。
    托利党认为,常备军,是传播掘土派和土地分配派这些“极端”思想的温床,使得各种思想在军队这个高效组织中快速传播,故而他们坚决反对英国建立一支正式常备军。
    而辉格党,自然也是反对的。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和他们的阶级属性,息息相关。
    辉格党在和平时期只容忍军队的存在,而他们作为名门望族和各郡地方势力,以及资本团体,他们有信心控制住之前“买官团长所有制”下的军队,而将军队常备化,视作专制和暴政,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存在常备军,而应该由各郡名望组建各郡的军队。
    辉格党公开表示:【军官购买制,是防止保王党叛乱的议会主权的保障】。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东西。
    一:军官购买制,也就是团长所有制,或者叫“郡兵制”、“部曲制”。
    二:主权在辉格党控制的议会,还是在君主,也就是议会主权?国君主权?
    这里的军官购买制、团长所有制……如果在军改之前,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存在如今在直布罗陀驻扎的第20团,而是会以“某爵士团”、“某勋爵团”、“某绅士团”来命名。
    花钱,买团长。以团为单位,组建军队,财政出军械,基本的粮草,而团长出赏金、津贴、薪水等。
    团长可以出售这个团内的中校、少校、上尉、连长等指挥官,一般来说,出的多,赚得多。
    英语里,“连队”和“公司”是一个词。
    那些买连长、营长的,相当于入股。包括战场战利品收益、以及“合法的团属专营商业贸易权”的收益,自然是归“股东”合理分配的。
    辉格党说,【军官购买制,是防止保王党叛乱的议会主权的保障】,这句话,当然是非常正确的。
    单纯从军队是暴力机关的角度看:汉灵帝重设州牧后,还有“保皇党”吗?主权可不是牢牢把握在“首相”的手里嘛。
    当然,情况不同,但英国的地形,决定了一件和大顺本质相同,但表现不同的事。
    那就是,大顺可以发展海军,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