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七十九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 四

第七十九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 四(1/3)

    如果只看沉没的吨位,这场发生在葡萄牙以南、直布罗陀以西的海战,算不得一场大战。
    无论对英国,还是对大顺来说,都不算啥不可承受的、决定性的战役。
    但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比战役的双方损失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大顺这边的地理理解,法国现在的情况,可以看做大顺的主力舰队被隔成两截,一截在加尔各答、一截在威海卫,敌军占据着马六甲,敌军主力舰队在威海卫基地堵门、敌军分舰队在印度洋整天溜达。
    这一战的意义,是使得英国的地中海分舰队不得不撤退。而封锁布雷斯特的英军主力舰队独木难支。
    路易十五就是个纯粹的机会主义者,在战略上不是琢磨着打汉诺威谈判、就是登陆苏格兰。
    英国也确实最怕这两个方向,一旦布雷斯特的法国舰队和大顺以及土伦舰队汇合,那么这对英国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
    心理上的、金融上的、外交上的、战略上的……全都会受影响。
    只不过,大顺和法国各有心思。
    法国希望大顺配合法国的战略。
    大顺希望法国配合大顺的战略。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套路,总是不断上演的。
    不过暂时还不至于到白衣渡江背刺的程度。
    当然大顺的策略就非常简单:以我为主,我来主导。
    大顺的舰队就不去参与法国的冒险决战,也不护送法国登陆船去苏格兰。
    而是在土伦修整,剩下的在地中海游弋。
    反正,法国要是愿意自己干,那就自己去打嘛,显然法国知道自己打不赢,所以之前才没打。
    既是如此,实际上的主动权也就捏在了大顺手中。
    法国随时想打、但打还是不打还是要看大顺主力舰队的脸色。
    而大顺的态度也非常明确。
    打,可以。
    两边合力出兵,先啃下直布罗陀。
    啃下直布罗陀,再说后面的事。
    按说大顺的这种办法,是最为保险的稳扎稳打,而且可以确保西班牙直接参战,从而在战略上获得最终优势。
    只是,对于法国而言,尤其是现在执掌陆海军和外交国务的舒瓦瑟尔公爵来讲,大顺的正确战略,他却很难下决心。
    当初之所以把舰队分开,原因就是威廉·皮特打政治仗。
    不断派舰队和登陆部队,来骚扰法国的沿海城市。
    按说,从纯粹战争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脑袋有问题的举动。
    英军上岸有个屁用?是能在陆地上扭转战局啊?还是能真的在陆地上攻下法国经过老沃邦时代改造的要塞化城市?还是说指望着三五千陆战队以一敌百攻入巴黎叫法国陆军投降?
    啥也做不到。
    但却可以让法国的舆论哗然:你们这些海军是干什么吃的?国务大臣是吃屎长大的吧?英国都登陆法国了,海军为什么这么怂不去和英军决战?国务大臣赶紧下台了,换个能保护法国的国务大臣!
    当然,在英国国内也是一样:威廉·皮特是吃屎长大的吧?把陆战队一波波地往法国去送,有什么战果吗?每一次进攻都会被法国人打下海,连个布雷斯特的棱堡要塞都打不下来,你这個海陆军大臣是干什么吃的?
    都一样。
    之前没抓住法国海军主力的海军上将爱德华·霍克,被议员和商人们叫嚣着要把他和约翰·宾一样,挂在桅杆上枪决,并且焚烧了他的画像。打法国人是次要的,党争要紧。
    法国这边,更是每一次英军登陆的风声传来,就会引爆一波又一波的宫廷阴谋。打英国人是次要的,宫廷斗争要紧。
    舒瓦瑟尔这个国务大臣,本来就树敌众多。他虽然依靠启蒙派去制衡高等法院,但也只是制衡。在涉及到贵族特权、税收改革问题的时候,他也只能怂,否则各路阴谋就会让他直接下台。
    原本登陆苏格兰的计划,就是急眼了之后的孤注一掷。现在大顺正式参战,舒瓦瑟尔觉得优势在我,自然希望大顺海军能够配合法国海军,搏一把,和英国海军在海峡决战。
    既是保卫法国的胜利可能,也是保他这个国务大臣恒久远。
    但显然,这并不符合大顺资产阶级的利益。
    如果说打印度,更多的还是皇权收税加强内部统治的利益。
    那么,参与欧洲战争,本质上就是刘钰拉着大顺的新兴阶层和资产阶级团体打的,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印度问题只能在好望角以西才能彻底解决”的名义忽悠皇帝。而忽悠的基础,又是皇帝对刘钰的参谋判断的某种路径依赖。
    是以,大顺的新兴阶层,在乎苏格兰是信天主教还是信圣公宗吗?
    是希望把法国扶植成欧洲霸主吗?
    显然不是,法国那另大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