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四十四章 开战 二

第四十四章 开战 二(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问题:你乔治二世,到底是英国国王?还是汉诺威选帝侯?你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
    保汉诺威不保英格兰?
    纽卡斯尔公爵内阁的倒台,使得威廉·皮特所代表的“小爱国者”们,正式踏入了政治舞台。
    本来,在台下的时候,皮特的主要任务,就是狂喷政府、狂喷国王,说国王的心都在汉诺威,并不是个合格的英国国王……他们的“小爱国者”称号,也是这么来的。
    皮特看的很清楚,他自己说的:在下院的威望和力量来自全国的影响,全国的影响一般产生于反政府活动。
    所以他之前一直忙着反政府,以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就等着老内阁倒台。
    伴随着腓特烈的这两场天才的战术胜利,威廉·皮特凭借全国的影响力,升任国务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之后,迅速一改之前的绝对反对在欧洲投入过多的态度,并给出了解释:如果让法国攻取了汉诺威,那么法国人将统合欧洲的力量,孤立英国。普鲁士人证明了他们的战斗力,给普鲁士人足够的资助,让他们在欧洲大陆拖住法国,是有利于英国的。
    至此,英国内部有了清晰的、明确的战略目标。
    即,在欧洲大陆,利用普鲁士这个打手,拖住法国。这个打手,证明了自己,确实好用,也确实能拖住法国。
    在海外,英国海军利用海军优势,骚扰法国,试图登陆,引起法国恐慌,倒逼法国不得不保持大量舰队在本土。
    因为每一次登陆骚扰,都会让法国内部大哗,迫于压力,法国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能将为数不多的海军,留下很大部分在海岸,防止英国再来袭扰。
    其实法国不怕英国登陆,真要登陆了,反倒好了,简直送菜来的。但问题是舆论大哗,使得法国不得不把大量的海军留在本土,防止再出现登陆事件。
    而在大西洋,英国则要彻底掐死法国的海外贸易,阻断法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让英国在殖民地各个击破,夺取法国的殖民地。
    当然,这个政策有个漏洞,就是法国的一些传统盟友,比如西班牙、比如大顺,并未参战。
    英国此时也不敢劫这两个国家的船。虽不完美,但整体上还是足以遏制法国,催生法国内部的反对派的。
    殖民地,主要还是那么几处:北美、加勒比、西非、印度。
    印度基本解决了。
    西非问题不大。
    加勒比暂时势均力敌。
    北美比较恶心。
    法国在北美的战略性失败,源于法国内部太富庶了。
    和此时大顺山东差不多的人口,甚至好像还不如山东人多,是此时大顺山东五倍的耕地面积。但凡大顺的山东有这样的人均耕地数,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闯关东。
    富人不想去。
    穷人……穷人在大顺是去不起,在法国是穷人也不想去。
    自耕农脑子有病,才会跑那边去耕地去。
    要去那边,得舍弃全部的人际关系,还要自己出船票,重新开垦。
    有这些钱,在本土买地不行吗?
    加勒比那些小岛,可以种甘蔗,北美能种啥?
    再说我都有钱去开种植园了,那我为啥不把钱投在加勒比的蔗糖上、靛蓝上、北美的毛皮人参上?放着高回报率的项目不投,为了法兰西民族的长久利益,去投低回报率的垦耕移民上?
    之前路易十四琢磨了半天,悟出来了,这种情况下的促进移民,只有依靠绝对王权,以政府手段推动。
    他也不是没想办法,甚至连“国王之女”这样的政策都搞出来了:任何嫁到殖民地的女人,嫁妆由国王出,还补助50里弗尔,被认定是荣誉国王之女。
    但没卵用,还是没人去。
    至于《枫丹白露敕令》,不准新教徒去殖民地……只能说,大顺应该很理解这种情况,大顺是决不允许绿教徒、基督教徒去南大洋的,更不可能说把澳门的基督徒,都迁徙到南大洋去开垦,那除非是大顺疯了。
    包括驻锡兰军队的妻子,如果是布尔乔人,都必须要踩踏圣象,至少这个形式走完才允许将来跟随丈夫垦耕南大洋。
    当然,更本质的原因,是欧洲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之前普遍过低。
    英国农业革命之前,一英亩小麦的产量,也就是11蒲式耳。折合下来,亩产90斤。
    不吹不黑的讲,真就是两汉之前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犁、垄作法之类,直到明末才推广过去。
    所以人口一直上不去。
    但伴随着东西方技术大交换时代的来临,农业生产力迅速提升,普遍富庶,人均资源多,真有家家过年锅里有只鸡的水平,移民是不可能移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