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八五零章 多歧路,今安在 九

第八五零章 多歧路,今安在 九(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但情况也要具体分析。
    马超尔特只是单纯的蠢。
    不是那种坏。
    蠢和坏,还是要分清楚的。
    这也算是英法七年战争爆发的一个原因。
    如果抠掉普鲁士,而用英法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七年战争,华盛顿砍人和杜普莱克斯被调离,才算是英法视角的七年战争的开端。
    英国不想在杜普莱克斯在印度的时候,和法国进行全面的殖民地争夺战争。
    几乎就是杜普莱克斯刚回巴黎……历史上,杜普莱克斯10月26号离开印度,次年3月份抵达巴黎,屁股还坐热乎。
    英国海军的“老顽童”爱德华·博斯克恩,5月份就带着军舰去了北美,干爆了法国两条船。
    波及北美、非洲、印度的英法全面殖民地战争,早于普鲁士闪击苏台德地区。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公司,英王乱命可以不奉召。
    法国东印度公司,是都督府,法王一纸诏书,总督就得乖乖换人。
    此时,在高浪埠的都督府中,杜普莱克斯已经喝醉,对着大顺的锡兰都督杜锋,诉说着心里的不痛快。
    痛骂着马超尔特·德阿尔诺威利,是个“像猪一样愚蠢的内阁大臣”。
    杜锋则是非常熟练地回忆着刘钰教过他的一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嘴上自然是安慰着杜普莱克斯,心里却是暗喜、狂喜。
    喜的已经快要绷不住了。
    杜锋对杜普莱克斯是有些忌惮的。
    庙算之内,印度的事早已经算定,大顺凭借地理和投送优势,战略上是非常藐视英法在印度的经营的。
    战术上,杜锋主要盯着两个人。
    一个,是眼前这位很早就和刘钰打过交道的杜普莱克斯。
    另一个,就是简直是他翻版的、这几年脱颖而出的英国青年克莱武。
    从大顺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英国那边是很器重这几年脱颖而出的克莱武的。
    短暂的和平期,克莱武回英国了。
    但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克莱武某种程度上,步入了英国的中上层社会,他娶了马斯基林家族的女儿。
    此时这个家族还不算出名,只能算是孩子能上剑桥、中上层社会里靠下的那部分。虽靠下,但也是中上层,起步就是剑桥,总不能说这是百姓平民。
    后世这个家族还是挺出名的。
    克莱武的大舅哥,内维尔·马斯基林,是第五任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第一次测算地球的质量、编写了英国的月距角法航海年历,虽然测地球质量和卡文迪许的扭矩引力法不一样,但也史书留名了。
    这个家族的后人,吹牛x是挺猛的。二战中号称是变魔术,把苏伊士运河变没、隐藏亚历山大港来躲避德军轰炸的那个“战争魔术师”马斯基林,就是克莱武大舅哥的孙子的孙子。
    也算是“天文”世家了吧。
    毕竟,天文学、数学、魔术、占星术,有段时间不分家。
    按照大顺这边的理解,世代“太史公”、世代“钦天监”,肯定不是顶尖贵族。
    但你要说娶这种世代传承专门干这一行的女儿,不算阶级跃迁、摸着上流社会门槛,那肯定也不对。
    在大顺这边看来,英国让克莱武回国,倒更像是在传递一种信号:试图让法国相信,英国有意在印度保持和平,从而让法国替换掉老琢磨着在印度搞事的杜普莱克斯。
    英国的好战分子是克莱武。
    法国的好战分子是杜普莱克斯。
    之所以说法国的户政府尚书、符宝郎马超尔特只是单纯的蠢,不是坏,也是因为英国人做出的姿态,好像真的有在印度和平、谁也不惹事的意思。
    马超尔特是改革派。
    他认为,法国的经济已经出了大问题。
    所以要改革。
    甚至他在财政改革的思路上,和刘钰是一致的。
    废除士绅可以合法逃避的士绅优待,全面清查土地,均亩税。
    马超尔特的改革思路,差毬不多,因为理论上征收的十一税,贵族和教士阶层,都可以合法逃避。
    所以,他要求取消十一税,而全面清查土地,征收二十一税。
    看似降税,实则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为十一税,是贵族和教士都能合法逃避的。
    大量的税,全压在了第三等级的身上。
    也就类似于废除士绅优待、摊丁入亩、清查田亩。
    法国号称欧洲小大明,真不是白叫的,其实挺多类似的,区别就是法国有二十万贵族,而大明有六十万生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