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七零四章 这就叫斗争

第七零四章 这就叫斗争(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苏南都见过面,也都配合过。
    牛从昀和工商部那边的人一起先来到了一家陕西人开办的盐井,抓了一把色泽如雪的好盐,看着那些赤膊的雇工在那劳作,不免感觉到有些熟悉。
    不管之前是在台湾还是在鲸海,类似这样的工场,牛从昀都是见过的。
    锯木的、舂米的、榨糖的等等,虽然不是产盐的,但这种雇工、分工、合作的模式,却是一样的。
    陕西商人跟着牛从昀的后面,指着一口盐井道:“大人,如这口井,租金就颇高。”
    “一个月三十天,我等要拿出半个月的盐给地主。地主无非就是有块地,可他们又不出资生产。”
    “若是朝廷真要官运、商销。我等也不敢说别的,但若是定的价低了,我们肯定是不做的。我们只能用半个月的盐,来养这些雇工、牯牛、草料等,真要是定价太低,我等真的做不起。”
    牛从昀嗯了一声,他之前还真没处理过类似的情况。鲸海也好、台湾府也罢,很多土地都是无主之地。
    或者,是生番、部落的。和他们打交道,简单粗暴。
    而像川南这种情况,就很不相同。
    从情理上讲,似乎也说得过去。人家的土地,人家收点租子怎么了?你嫌贵,你可以不租啊。是资本求着地租租出来,可不是地主求着资本来租。
    情理上是这么回事,可从工商业的角度,地租就是最大的敌人。
    商人跟在后面,又嘀咕道:“客来起高楼,客去主人收。若无朝廷做主,我等实在不敢过多投资。投资若多,十年之后,所有设备,皆归了地主。那我们自然是能凑合就凑合。”
    “朝廷若能主持,或办永佃,或收为官有,对我等最是有利。”
    牛从昀心道,这当然对你们有利,但这对这里的地主就大为不利断其根基。
    果然如兴国公所言,这等阶级的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
    想到这,牛从昀问道:“那日兴国公约谈你们,也同你们说了这边的事。他的态度,我素来是知道的。”
    “原本这里也有一些自提、自煎、自销的小手工业者。按照国公的意思,这些都该被你们消灭、兼并。只要你们上了机器、上了技术,那些小手工业者都要消亡。”
    “这事儿,国公的意思是什么?”
    商人忙道:“国公言,此自然之理,非要保留小手工业者是逆天而行。国公的意思,是我们发展起来后,他们要么识相点自己卖了产业参股;要么就等着被我们挤破产,来我们的盐场做苦工卖劳力。”
    虽然这是一贯的态度,牛从昀还是忍不住啧了一声,心道兴国公真的是一点人味都没有,冷冰冰的。
    虽论起来,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就是缺了点人味儿。
    自己担了这么个差事,这辈子可就与清官无缘了,日后指不定怎么编排自己呢。
    凡被称颂的青天大老爷,必要护小农、护小手工业者、护小民,自己做的却恰恰相反。
    边想着,便被商人引着来到了提卤的地方。
    几头牯牛拉动着沉重的卤桶,将黑乎乎的盐卤水从数百尺深的井下提出来。
    旁边几个科学院派过来的人,正在那和当地的一个工匠交流,在研究蒸汽机取代牯牛后如何配套。
    这些井卤沿着已经铺好的管道,流向了远处的天然气井,在那里统一进行煎煮。
    实际上在刘钰准备策动川南盐政改革之前,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挤得那些自产自煎的小盐井户快没活路了。
    浅层的井出的盐也不好,而且他们也打不起天然气井,只能烧柴烧煤,实在争不过这些两淮的失败者。
    牛从昀在台湾、鲸海、苏南都见过类似的大型作坊,知道这些大型作坊的优势。
    站在一个朝廷官员的角度,搞激烈的兼并和地租改革,可以方便朝廷加强对井盐的管控。
    站在一个读书人的角度,不去看那些地主的哭嚎、小生产者的悲歌,可以压一压盐价,从而使得许多“宁口淡”的百姓,吃得上盐。
    当初他在皇帝面前,说的就很明白了。
    要么,朝廷收盐井地租,按井收税;要么就收盐税。不能两个都收,那就成重复收税了。
    现在朝廷的意思已经如此明确了,他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看着这些简陋机械源源不断地将卤水提上来,他心想,一家哭,胜过一路口淡无盐。
    陛下就叫我读辛昂传,无非是让我记住“苟利百姓”这四个字。
    又转了两圈后,刚出了工场,就见外面黑压压地跪了一群人。
    “大人!”
    “那些传言是真的吗?”
    “朝廷这么做,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