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六四八章 交出主动权

第六四八章 交出主动权(1/3)

    至于说此前英国内部论战中,以威廉·坦普尔爵士为代表的“挺中派”……
    其实和伏尔泰笔下的英国和中国一样,他们说的根本不是“中国”。
    换成“乌托邦”、“大洋城”、“理想国”,都没啥区别。
    借了个皮而已。
    含沙射影。
    以古喻今。
    指桑骂槐。
    基本都是这么一套东西。
    而这里面,又恰恰有个英国国内阶层非常特殊的国情。
    “保守派”这个词,并不是往回退,而是说试图维持现状。
    支持自由贸易的、支持议会的、支持商人权利的,都是保守派——这在此时的大顺必然是极端激进派,但在英国就是保守派,只不过是保守派中的改革派。
    而英国还有一个阶层,是反动派。这些英国的反动派,放在大顺,就是保守派。
    他们的主张,不用脑子想也知道。即:恢复王权、君权神授,别整天在议会扯犊子虚耗国力了。
    除了反动派,还有激进派。
    激进派的主张,是理性、自然哲学、反对宗教、道德治国。
    在面对中国问题的时候,很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英国的反动派,与英国的激进派,合流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中国形象,都是他们自己虚构出来的,用皮做了个靶子,各取所需。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以自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以为他们说的中国,就是自己所了解的那个,一定会感到不解。
    《格列夫游记》的慧骃国,到底在讽刺什么?
    【那么些马很好奇:既然你们人号称是理性的动物,那么自然和理性就足以教导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理性衍生出道德,那么,要宗教有什么用呢?】
    在93年大风暴之前、在圣母院被改成理性崇拜圣殿之前……
    谁才是这些人幻想出来的那个“由理性衍生出道德、没有宗教的”的国家?
    自然是那个【宗教仅限于引车卖浆者流,德学兼备的士大夫阶层并不信教,他们崇尚的是永恒的天道——thespiritoftheworld——而这无需庙宇、偶像或教士。在那里,理性与道德携手架空了宗教】的某国。
    所以,他们是慧骃、是马,是动物,是畜生。
    但,不是人。
    反动派出于君权神授、加强王权的目的,挺中。
    激进派出于理性自然哲学治国,根本不需要国教的目的,挺中。
    于是双方合流,联手塑造出一个刘钰这样的不是大顺人的中国人都看不懂的中国形象。
    那真是看过之后,三代惊呼、文王慨叹、周公堕泪、夫子高歌,万万神州尽尧舜。
    还有一部分反动派,是和此时大顺的反动派的心态类似:随着时代进步、商业发展,导致人心不古、道德败坏、坑蒙拐骗、骄奢淫逸,所以要往回退。
    往哪退、怎么退,这就需要一个“理想国”。
    荷兰人没选择中国做稻草人,因为他们的精英阶层自己编过一个“巴达维亚共和国”,承载了他们所构想的一切:政治、道德、精神、文化、民族。
    但英国选了现实存在的国家,施加上绝美滤镜后打磨成理想国,承载他们所构想的政治、道德、精神、文化。
    二者的区别,是社会意识依托于社会存在导致的。
    荷兰阔过,阔的比较早;而英国现在还处在即将阔但还没阔的阶段,所以暂时还没编他们自己的巴达维亚神话。
    等着哪天真的阔到了天下第一之后,肯定也会编造自己的巴达维亚神话的。
    当然,他们肯定不叫巴达维亚神话,后世管他们叫“辉格史观”。
    与荷兰神话的诞生与破灭一样,这一套东西诞生于拿战结束后,大英正式登基为地球天子的1820年代,恰如荷兰的巴达维亚神话诞生于海上马车夫最辉煌时代。
    其实,不管是荷兰式的臆想一个古代的黄金时代的巴达维亚共和国、还是英法式的臆想创造一个现实存在且富强的外国,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两种事,现在常见,以后也会常见的,并不稀奇,非常容易理解。
    但此时,英国民间双方的论战,反动派、激进派、保守派,几乎三方都在拿着大顺说事,而且各有各的理由。就显得有些群魔乱舞了。
    真的、假的、编的、想的,融合在一起,乱成一团麻。
    只不过,是“巴达维亚神话”模式,还是“完美外国模式”,其实也从侧面体现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既然英国此时还没资格用“巴达维亚神话”模式,也就使得三方的这场论战,很快分出了胜负。
    至此,对待大顺的态度,对中国的评价,已经与事实无关啦。
    已经是一个“吃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