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六四二章 旗手

第六四二章 旗手(1/3)

    历史上,和休谟争论的图克,坚定地站自由贸易,并且认为:
    【假如对华贸易能够畅通无阻,取缔东印度公司的专利专营,并且全面取消中国货物的关税……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由贸易会强化英格兰的领导地位,并且让中国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市场】
    争论的时间,也就大约是这几年。
    而休谟给图克的回复,意思非常明确:扯淡,英国现在根本不配自由贸易。
    休谟拿出了数字,详尽的数字,来证明中国货物的质优价廉,以及中国的人均存银量低于欧洲使得中国的人力成本更低,所以一旦放开自由贸易,结果就是【我们所使用的一切都会是中国的】。
    而这,还是休谟高估了中国的人均工资得出的结论——他推断的中国的工资,是月人均140便士,175两白银。
    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家庭手工业,没这么高的工资。
    相反,这恰恰是大约一个中等农民家庭的家庭月收入,而不是人均月收入。
    他忘记换算两边白银以粮食计价的实际购买力差异了。
    图克是个牧师出身,只会喊口号,既无数字、也不考察,就是在1747年嗷嗷叫地喊口号,觉得取消东印度公司、取消关税,一定会强化英格兰贸易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总之,数据没看到一行,就得出了一句【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
    休谟虽然数据有误,但最起码有数据。
    休谟很痛苦地在给朋友奥斯华特的信中,提到了他和图克的争论,认为图克是个“对上帝慈爱深信不疑的善良的期待者”,但缺乏对数据的基本了解。
    并认为,如果不是距离过远,就算不考虑双方手工业效率的差距,那也需要一直到中国的人均拥银量和英国一致,英国才有最基本的竞争力——即中国的人均工资水平和英国一致,月均人均工资45两白银。
    但休谟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又绝望地表示就算把此时欧洲的白银都送去,也难达成这种工资平衡。
    这里面关于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争论,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也是一个困扰了休谟一生的经济学上的疑惑。
    按照此时的自由贸易论观点,认为理想条件下,自由竞争会带来一种均衡优势。
    比如说,英国的纺织业被中国纺织业打败了,那么,英国的资本就会自然流向英国竞争力比较强的方向上。
    比如冶铁?比如纺麻?比如造船。非得干纺织啊?资本会自己配置的。
    不可能说中国啥都行吧?
    不可能说中国纺织业强,那冶铁也强吧?总会有个不适合的、竞争力不强、我们英国恰好合适的产业。
    针对这个想法,有人当时反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荷兰的贸易中间人的角色被他国取代,长时间经营贸易和航运的荷兰,是否能找到新行业来替代呢】
    当然,在自由贸易和重商主义的争论中,关键是“替代”。
    而有趣的是,在此时大顺存在的这个现实下,关键是“他国”。
    大顺取代了荷兰,做东西方的贸易中间人。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被当时的几个经济学大佬思考着。
    到亚当·斯密时候,依旧没有忘记思考这个问题。
    而亚当·斯密是这么评价对华贸易的:
    【假若不是路途遥远,和极高的税率,中国的棉纺织品和其他商品,将压倒我们的】
    【假如贸易不受限制地发展,那么英格兰的棉织品和丝织品都难与东方的精品竞争】
    于是,问题出现了。
    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祖师爷级人物,但问题是他又是个民族主义者。
    他鼓吹的时候,英国的生产力水平是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所以他鼓吹自由贸易绝无问题。
    但他真正了解到对华贸易的数据之后,了解到棉布税率茶叶税率之后,他又不得不承认,真要是自由贸易,英国工业要完。
    在面对对华贸易的问题时,有人就问亚当·斯密,面对中国商品,你依旧坚持自由贸易吗?
    既要坚持自己的自由贸易理论,又要承认中国商品在自由贸易下会对英国工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亚当·斯密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那些资金不足的民族,如中国,应该把资金放在发展工业上,这是当务之急。而如出口、转运、航运业务,则交由那些资本充足的外国代理。他们应该把资金放在正在被他国挑战的工业上】
    【由英国资本,承担中国货物的出口、转运和航运上】
    【中国资本应该集中追赶工业】
    【英格兰应该成为中国和欧洲贸易的中间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到了死胡同了。
    他的理论不能说错。
    但就这个问题,却已经拙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