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五九七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 二

第五九七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 二(1/4)

热门推荐:
    【12月27日。广州。晴】
    给我操刀种痘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
    和大部分所谓的“实学”子弟一样,他是一个与周边的读书人格格不入的人。
    事后,出于感谢和礼貌,我和他聊了几句。
    他说自己是学的最差的那批人,所以用来做这种工作,每个月赚不到几个钱,但总比之前的生活要好一些。
    通过聊天,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实学”家庭。
    他的哥哥也读过书,在陆军的炮兵服役,前年就被调往了川西高原,据说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平叛战争。
    不过战争的规模并不大,朝廷只是调集了一批精锐的榴弹炮兵。
    我问他学习实学的原因是什么?
    和我预想的一样,这是一个功利的民族。
    他的回答是一开始中午有一顿饭,并且有机会从事一些还算不错的工作。而且他的母亲因为会纺纱,这几年出口贸易很好,至少能够养活他读书到十二岁——这是一个残酷的分水岭,考核不过,就没有前途。而十二岁已经算作大半个劳动力了,家里不会养闲人的。
    他在十二岁的考试中考的并不好,但也不坏。至少相对于那些回家的人,他还算是幸运的。
    我试着询问了一下他是否理解在做什么,他用我完全听不懂的奇怪的道理解释了一番为什么接种豆苗有用。我笑着问他自己理解吗?他说就是这么教的。
    然后他给出了一个非常难以反驳的理由——他哥哥作为炮兵,虽然学三角函数,但在打仗的时候却不会用到,而只需要背表即可。
    我说,所以,为什么要学呢?
    他说,先生就是这么要求的。
    我说你喜欢学数学吗?
    他说不喜欢,但是不学就只能回去做苦工,甚至没有种地的机会。因为他家根本没有土地。
    我试着问了他一些关于《孟子》的章节,这个可怜的年轻人会背的没几篇。我想,怪不得他们这种人是边缘人,连我这个外国人都不如。至少,我还有自己的字、号。
    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
    他说,好好工作,攒钱,娶媳妇。然后,赚一些钱,将来去课堂里描绘的、南半球的那片四季分明的土地耕种。
    那里暂时没有地主,所以只要有力气,就可以开垦足够的土地。
    他希望自己死前,有一些儿子和女儿,有100亩土地,并且有两头牛和几匹马。
    神奇的是,这个根本背不了几篇《孟子》的可怜人,却可以理解经纬度概念,并且理解冬夏颠倒——他们以京城为零度经线,当然不会以别的地方,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他们通识课的内容,我完全不理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即便他希望前往那里,但是理解经纬度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我问他知道英国在哪吗?
    他很机械地背诵了一段东西,包括我们的首都、和欧洲是否有陆路可通、殖民地。
    以及……一个非常专业的词汇:黑三角贸易。
    我说,知道这些,并不能让你发财。
    他说是的,但是一旦学了,就很难忘记。而且,一看到我,就想到了三角贸易。
    我不得不和他解释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奴隶贸易并不是很有关系。
    我更希望他一看到我。
    或者,看到任何英国人,就想到彬彬有礼、绅士、优雅。但他想到的却是黑三角贸易。
    【1月13日。阴。冷。上海。】
    松江府的天气有几分伦敦的感觉,至少冬季是这样的。
    今年公司的业绩,也会如同今天的天气一样。
    码头上公司的货船,仍旧被扣押着,看来已经不可能赶得上季风了。
    相反,他们西洋贸易公司的货船,正在兴高采烈地装配货物。
    每一个抢买到了股票的人,都兴高采烈。
    他们用贪婪且期待的目光,看着一箱箱的茶叶、生丝、大黄、丝绸、锦缎、瓷器、棉布、木器、漆器、药材、高档消费品装箱。
    愿一场风暴,让他们血本无归。
    除了那些常见的货物外,这一次他们也装配了一些特殊的货物。
    比如一种特殊的药物,实际上没人知道这种药物到底是什么,只是知道这种药物非常昂贵,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心脏的病痛。
    这是科学院的产物,是血腥公爵主导的机密项目。
    哈,我很怀疑,一群致力于如何有效杀人的人,怎么会研究出这种东西?
    这种东西是他们垄断的,我们即便想要贩卖,也拿不到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产品,诸如专供出口的、在法国贵族女士中颇受欢迎的一种高档化妆品——蛤蜊油。
    用蛤蜊壳盛放,据说可以非常有效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