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三七零章 归国

第三七零章 归国(1/3)

热门推荐:
    了然的会心一笑,路易十五明白远方的帝国,真的和他的法兰西一样,需要缔结一个神圣的同盟。
    不神圣的,才要神圣之名。
    本来是大顺手工业和萌芽的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与英荷工业资本、商业资本的竞争,愣生生被刘钰披上了如此神圣的帝制的外皮。
    可是,这外皮对路易十五而言,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
    谎言总是逻辑自洽的,谎言能否被相信,在于谎言的目的和听谎言者内心的渴求。
    对“我死之后,将会洪水滔天”的担忧;对巴黎沙龙里伏尔泰等启蒙学者的担忧,本就已经让路易十五心中惶恐。
    现在又亲耳从刘钰的嘴里,得知那些小册子里的“完美制度的国家”,竟是如同亚特兰蒂斯一般的幻想,这让路易十五更加的不安。
    真相不可怕。若是东方帝国确实是哲人王统治的理想国,说实话不是太大的问题。
    可那些人明知道不是真相,却非要说那就是真相,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就不言自明、可想而知了。
    如同巴黎的这些人赞美英国一样,正是因为英国的成功,才获得了赞美。
    说起来,波兰的选王制度也很奇葩,也很奇特,彰显了波兰的与众不同,但却没有人赞扬波兰的选王制度。
    法国本身就有约翰·劳的泡沫和纸币事件留下的心理后遗症,对于任何理论都需要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才敢去尝试,也更有说服力。
    看起来,大顺似乎是在未雨绸缪,要尽可能遏制这些非绝对君主制国家的崛起。
    一切,都说得通了。
    当大顺反英这件事说得通了之后,刘钰后续的一些建议也就理所当然了。
    借此机会,刘钰顺势提到了大顺采参人前往北美援助法国的事,这是大顺给法国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帮助,也算是重申了一下两国之间的友谊,或者说两国朝廷宫廷之间的友谊。
    包括与之配套的,将提供一批新式火枪给北美的亲法部落;大顺将训练一批被驱离“迫害”的天主教徒,扔到北美去帮助法国等等。
    人数不会太多,而且大顺也根本没有涉足北美的想法,主要还是来恶心英国人的。
    反正天主教徒在大顺属于边缘人群,澳门那么多天主教徒衣食无着,若能当兵定是愿意的,而且若能去一个天主教是唯一宗教的地方,心里也是高兴的。再说他们也不认为禁教的大顺是祖国,送走去恶心别人也蛮好的。
    三五百人,基本都要训练成炮兵,为北美乱局增加一份力量。最好是再派一些野心勃勃的军官、前黑龙江畔走私贩子、挖金者、劫掠成性事发后不得已而啸聚山林的前府兵、想要去干一番大事又怕刘钰的海军退役军官、黑龙江北岸和下游的部落民等,让他们去北美祸害出一片天地。
    既然确信了大顺这么做,是为了遏制非绝对君主制国家的崛起,路易十五当然是支持的,也是感谢的。
    距离那么远,法国也算是经营了百余年,怎么可能会担忧大顺那几个人在北美造成的影响?如今大顺出钱、出人、出枪,而且还都是天主教徒,帮着法国在北美对抗英国,当真是求之不得。
    对此,路易十五感谢之余,也表达了一下对大顺禁绝天主教的理解:法国既然当年能和土耳其组成渎圣同盟,那么对于大顺一方面禁绝天主教、一方面和法国友好的举动也非常顺滑地予以接受和理解。
    路易十五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甚至入门级别的都不是。在两人说高兴了之后,路易十五直接提出来了弗勒里转达的关于造纸业和纺织品技术的转让问题。
    可能是谈的很高兴,觉得刘钰这人不错,而且大顺和法国之间还要缔结神圣同盟,这点小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也或许是因为法国实在拿不出大顺非常想要的东西进行交换,故而根本没提交换的事。
    刘钰想要的东西当然是本地治里、马德拉斯之类的印度城市,不过现在当然是不能提。
    “国王殿下,在这个问题上,天朝当然可以予以法国足够的支持。”
    “但一方面,需要考察法国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回国后做一些准备。”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认为,天朝可以给予的支持,一定比国王殿下想的更加多。”
    “譬如欧洲一流的、日本纸和朝鲜纸水平的造纸业;譬如一些棉纺织技术;譬如平板玻璃等等。这将有效地增加法国的国力。”
    “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这一次我们暂时不要谈这个问题,而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天朝前来签订停战和约的时候,再来探讨一些这个问题。”
    “中国两国的神圣同盟,要在亚洲和欧洲,同时遏制非君主制和议会制国家的扩张。这是中法两国同盟的基础。而且我们衷心希望,贵国能够采取正确的战略思维方式,知道取舍,并且为神圣同盟的神圣使命,奉献出最大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