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七九章 都是生意 上

第二七九章 都是生意 上(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是要与本地总督商谈,日后立为约法便是。”
    这句话本身不是废话,但问题是各种苛捐杂税是包税制的,眼前这几个就是包税的。
    问包税人苛捐杂税好不好,何异于问地主收地租好不好?
    果然,连富光忙道:“荷兰人自有法度,制度与中原多有不同。但也算秉公而行,并无太多不公之处。我等祭祖,亦无阻碍。唐人自治,亦以《大顺律》为准,荷兰人少有干涉。”
    “唯有一件事,似有不公之处。”
    刘钰大吃一惊,心道你们居然也能感觉到有不公之处?
    人头税不是你在包吗?到底啥玩意能让你们感到不公?
    好奇心起,心说能让包税人都感到不公的,那得是什么样的恶政?连忙问道:“说说看!本官定会据理力争。”
    连富光忙作揖致谢,说道:“五十年前,甲必丹郭君冠,设置【weeskar】。此荷兰语孤儿鳏寡之意。一如天朝之慈幼堂、抚育院、育婴社。可曰济贫院。”
    “若有人死,而无遗嘱,则清查资产,变卖为银,存入其中。其子嗣领取利息年金,待成年后,则返还本金。济贫院之资产,平日有专人管理,使钱生钱。”
    “平日或置义学、或救济癫痫、或抚育孤儿。”
    刘钰点头道:“这是好事啊。有什么问题?郭君冠此人,若在天朝,亦可立祀矣。”
    连富光道:“如今济贫院资金不足,荷兰人便强制要求,待死后,清查家产,必要捐献千分之五为慈善之用。”
    “捐赠是好事、济贫也是好事,救助鳏寡亦是善举。我等若是捐赠,自是心情舒畅,亦算行善积德。可是,哪有强逼着捐钱的?况且,哪有收死人钱的?”
    “三十年前,闽人邱祖观任这个济贫院资产管理委员,他见资产日少,便出台了政策:凡是家里有奴婢的,奴隶的,奴婢奴隶死后,不得私自埋葬,必须要去济贫院买票,交25文钱才能埋葬。”
    “他死后,举城皆恨,无一人去抬棺。”
    “慈善之举,捐钱,可以。但死后捐钱,实在惹人恼怒。但凡家里有奴婢、奴隶的,缺这25文钱吗?不过是咽不下这口气而已。”
    “大人能否与总督商谈,免了死后按照资产百分比捐赠之政?”
    刘钰呵了一声,心道他妈的巴达维亚城外,五六万华人被人头税和失业逼得差点大起义,几万人要渡海去锡兰求活,至少三分之一的死亡率。
    我他妈问你荷兰这边对华人是否不公,我好和巴达维亚的荷兰人谈,你就说这个?
    连富光见刘钰阴阳怪气地呵了一声,有些不太理解刘钰的这声阴阳怪气源于何处。
    三观不同导致的巨大差异,使得一些在连富光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刘钰看来就不那么理所当然。
    比如奴婢、奴隶死了去买票埋葬,这不是赚死人钱吗?
    赚死人钱,天理不容。
    历朝历代,有赚死人钱的吗?哪怕王莽隋炀,也没赚过死人钱吧?
    连富光等人觉得这当然要愤怒,故而实在难以理解刘钰那声阴阳怪气的呵。
    可是虽不解其呵在何处,却还是小心翼翼地说了他真正想说的话。
    “我等非是没有为善恻隐之心,而是以为此等以家产百分比征税的税法,乃恶政。”
    “大人有所不知,荷兰这边还要征收遗产税。亦是按照家产百分比征收。这遗产税并不入济贫院,而是直接交予总督。而那千分之五,是在遗产税之外,另行增加的捐款。”
    “凡有死者,第一件事不是前来吊唁,而是去清查家产,按照比例征收遗产税。”
    “死者为大。哪有人死了还是收税的?”
    “非只是我等不满,巴达维亚城中华人,皆有不满。”
    “其一,死者为大,人死而去收税,此真丧尽天良。”
    “其二,若济贫院接济鳏寡,则至宗族族堂何处?宗族族堂,本就是做此等事的,若此事官营,宗族松散,人心岂能敬重祖宗?”
    “其三,这济贫院,救得是有病的、癫痫、麻风、寡妇、孤儿等等。凡城中之人,岂用接济?壮汉享受不到此等福利,反倒动辄被强迫捐钱,去救治病人寡妇孤儿。为何要用我等的钱,去救治他们?”
    “城中之人等老后,自有人养老送终,济贫院之福利与我无关;城中之人病了,自出钱看病,亦有奴婢家人服侍;城中之人死了,妻女皆有遗产,何须济贫院来接济寡妇?”
    “钱我等城中之人出,福利我等一点无法享受,谁人甘心?自古以来,做善事没有强制交钱的。遗产便是暴虐如隋炀,亦不曾收甚么遗产税。”
    “城外多少穷汉,他们才需救济,可他们哪有钱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