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一二章 和谈无胆、战胜无望

第一一二章 和谈无胆、战胜无望(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离的武士制度下,失了地的武士,还是武士吗?
    赔款也好、开关也罢,在德川吉宗看来,这只是放血。
    而仁义、礼法、减赋这些东西,这是刨根。
    号称四十万在籍武士,能调动的机动野战兵力,也就七八万,这还是良莠不齐。他倒是组织过一两次鹰狩,那效果也就那么回事,承平百年就会欺压一下百姓的本事。
    土佐的事一出,各处大名都担心自己的领地先被“仁义”了。
    九州各藩,都希望留出足够的兵力防守自己的本丸,集结出的野战机动兵力,也就一万出头。
    谁知道大顺会在哪登陆?自己的本城丢了怎么办?百姓知道了什么叫“仁义”,哪怕只是喊喊,日后还好统治吗?
    幕府也知道九州岛极为重要,支援了一部分旗本,可加在一起,也就两万不到的机动兵力。
    四国岛各藩,正在竭尽全力镇压土佐的起义,杀的血流成河,能集结出的野战兵团都在和土佐的农民开战。
    此风断不可长,不然大顺派人再来土佐,那可真是有了立足点了。
    长州藩那边做主力,首先要保的是下关海峡,那里若是被攻破,大顺的海军就能直接威胁到濑户内海,威胁大阪。
    那里也要派遣一部分旗本防守,那里绝对不能丢。
    而且等大顺的海军大张旗鼓地在出云、石见等地搞武装侦查,长州藩的藩主都快哭了:长州藩的主城萩城,可是就在海边,而且面向北方,完全在大顺海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仙台那边,被大顺炮击了石卷港,主力又都被大顺骗到了北边津轻海峡处驻守,仙台的兵力怕是难以抵挡几千人的攻击,也在请求幕府把旗本调动一些支援。
    刘钰早就去江户转了一圈,德川吉宗的调动也早已开始,江户城还要留人手,九州岛要去人、长州长府要去人、仙台要去人……且不说被人牵着鼻子走各处分散,就是这么把兵力集结起来耗上一年,幕府的财政就要崩溃。
    鉴于刘钰给他送的那封信,德川吉宗之前倒没有过度紧张,他内心还是盼着刘钰信上的条件是真心的。
    那样也就是能出一点血,但却不会动摇幕府体制,也不会伤筋动骨。
    事到如今,其实他早就想和谈了。
    这仗根本没法打。
    总不可能紧绷着神经,把武士都集结成一个个机动兵团,和大顺拼耐心和消耗。
    且不说大顺的国力和富庶本就远胜日本,就说消耗,大顺这种类似“倭寇”的打法,能有多少消耗?
    耗一年,大顺只怕不但没什么消耗,反而勒索了不少金银粮米,自己这边的财政就要崩了。
    然而,政治上,他又不可能主动和谈。
    一仗不打就和谈,肯定压不住那些大名,幕府统治的合法性也会岌岌可危。
    所以仗还得打,要借大顺的军力,让几处大名的领地被“仁义”一下,大名才会死心塌地的支持幕府和谈。
    而且,和谈这事,他不能说。
    得让大名们集体上书,主动要求幕府和大顺和谈才行。
    内心里虽然恨刘钰,但也觉得刘钰还是和他配合的不错——打九州岛上的诸大名,正合幕府的心意;在土佐搞仁义,是让大名对幕府更加支持;四处袭扰是为了让大名们主动提出和谈要求。
    他也已经在尽量配合刘钰了,仙台那边一出事,他是看懂了刘钰给他的默契眼神,便有了正当的理由不往九州岛驻派更多的自己直辖的旗本武士。
    按他觉得,双方默契地配合一下。
    大顺登陆九州岛,大名们受不了了,主动要求幕府和谈。
    台阶铺好,一气呵成,这就完事了。
    结果呢,大顺这边一开始配合的不错。
    可搞到现在,去搞出云、石见了,这就让德川吉宗有些郁闷。
    他又觉得刘钰信上的话,纯属放屁了。
    虽然信与不信,都只能按照刘钰教他的办法防御,可要是大顺想要的不只是刘钰信上的那些东西,他就要真的头疼了。
    石见银山是不能丢的,丢了的话,幕府的财政要受到极大影响。石见国是幕府的直辖地,银山所在之处,怎么可能让大名占着。
    更关键的是,米子所在的鸟取藩,正在闹这些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一揆。历史上这场被称作元文一揆的一揆,鸟取各地六分之一的农民参加。
    此时此刻,德川吉宗是真想不明白刘钰到底想要干什么了。
    这到底是准备放血呢?还是真的要刨根?
    他自然不会知道,这里面涉及到海军想要扩大影响力、海军和朝廷之间的博弈、刘钰想要变着花儿杀鸡儆猴的种种。
    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