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八九章 看不到差距

第二八九章 看不到差距(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按绝对平均数,法国是略胜一些的。但这帮子勋贵子弟哪里知道真正底层民众的生活?
    按平均工资,此时的英国是大顺的四倍到五倍,法国可能也差不多,除了茶丝等奢侈品,粮食也不贵。
    但这些东西,也不可能指望这些人看到。
    想到这,刘钰便想到了使团里当初和自己闹过矛盾的陈震,便问道:“那个陈震呢?”
    党炫明知道刘钰和陈震有矛盾,但走的时候,刘钰又送了金银又送棉衣的,党炫明也就没再和勋贵子弟们合伙折腾他。
    “这人留在法国了。法国有个人,好像叫伏尔泰吧,对孔夫子很有兴趣,我们是懂的不多,那陈震却懂。结果没多久,法国就搞了场文字狱,说伏尔泰写的书‘攻讦朝廷、谬赞英夷、学说邪祟’,但也没抓。都知道跑到他姘头那去了,法国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震留在巴黎,和伏尔泰介绍的那些朋友们整天扯淡,咱也不知道扯了些什么。”
    党炫明很自然地用天朝的视角去看法国,对法国搞文字狱一事,觉得很是熟悉。
    街头上有人玩三仙归洞,朝廷里在搞文字狱,心里不免觉得怪不得法国和天朝接触的远比英荷等国晚,可这关系却是天然亲近。
    听到陈震此番没回来,而是和伏尔泰等人在巴黎扯淡,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最容易站在儒家角度猛喷西洋的人没回来,未必是好事,因为走马观花看过之后也难说了解,而了解是喷的言之有物的前提,也不知陈震久居巴黎,看得久了,到底会不会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说到伏尔泰和他的“姘头”,刘钰心中也不免感慨。
    论起来,法国虽然地处欧洲,可这思想传播的速度也没那么快。
    反正记忆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写成的时候,和郑成功打过仗的揆一还活着呢;但到现在,才由伏尔泰的情人译成了法语,牛顿的学说才第一次用法语在法国流传。
    就隔了一个海峡,尚且如此,看来自己另起炉灶而不是“东学西渐”的想法,是正确的。
    法国搞西学东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花了将近六十年,蒸汽机花了将近三十年,这还是只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这要是大顺这么搞,始终都要差个几十年,怕是难谈什么“以求超胜”了。
    最起码,那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刘钰看的头疼,太晦涩了。
    觉得党炫明毕竟人生阅历太少,文化水平也不够,未必能看到太多的东西。
    可他既然知道西洋人的军阵和海军值得学习,这一点就够了,至少这一批去欧洲转了一圈的人,会坚定支持军改和海军,甚至还可以更直观地告诉皇帝,西洋人的舰队的确很强,应该警惕。
    再问了问,党炫明也没觉得太多值得惊奇的地方,只是讲了讲法国的那些勋贵的生活,终究走马观花,看不到许多。
    “你们这一路来回,其余人怎么想的?”
    “嗨,能怎么想?大部分人和我差不多呗。”
    说着,党炫明笑点了一下那一大堆书道:“可能有些东西在这样的书里,然而我们又看不懂。我们倒是能看懂宫廷礼仪,然而简陋可笑;军阵之事,本以为学到了些,哪曾想回来后知道天朝已然军改;剩下的大儒学问、天地之道,我法语都说不利索呢,就会几句笨猪、傻驴,大部分人和我也差不多。”
    “至于罗刹国,更别提了。本来是去参加那个小彼得的加冕礼的,结果去了后人就没了,倒是看了一出牝鸡司晨的好戏。乱哄哄,一团糟,迁都迁都又迁都,彼得堡、莫斯科,来回变,无甚可看的。”
    说到这,党炫明忍不住嘀咕道:“守常,听你常说西洋人的事,我们以为去了后会见到各种惊掉下巴的事,可哪里有许多?出去之后,我倒是觉得,这天朝二字,更得体了。”
    “这么说吧,我跟着齐国公拜访了法国的一些勋贵,他们招待我们用的瓷器、绸子……说实话,咱们家里要请客,那样的瓷器是断不能上桌的,丢不起那人。”
    闻言,刘钰也只能跟着笑。
    党炫明悄声问道:“你可听到什么消息没?陛下准备怎么用我们这些人?”
    这才是这些跟着齐国公出访后返回的人,心里最惦记的事。很多人当时不情愿离开,都想着哪怕混个小官在朝中熬熬资历。
    若有进取心的,还能跟着去趟西南,改土归流平叛中,立点功;亦或是趁着朝廷平定西域的机会,混出个名堂。
    只是这些人中不想着混吃等死的,从巴黎返回到莫斯科的时候,心态就和去的时候截然不同了。
    在那里,他们就听说了天朝平定准部、重夺西域的事。刘钰在阿尔泰山以北一战,断绝了许多人想要趁机立功的想法,碾碎了不知道多少渴望混出名头的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