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五四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

第二五四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
    “若如膺惩倭国,开战需要钱粮。陛下只需一句话:对倭开战后强迫倭国开国贸易,垄断对倭贸易权便可抵押。”
    “威海的海军舰队到松江转一圈,放上几炮,懂行的就会明白,我军必胜。”
    “是以假使出售五年,顷刻间便能募集出三五百万两。”
    “而且,不动小民,不经漂没,没有损耗。甚至不需要对外募集,只需要如今对倭的贸易公司一家,就足以募集出来。”
    “如此,不用国库一分钱。膺惩倭国,又可叫倭国赔款,这些钱便入了国库内帑。不但不花钱,还赚钱。”
    “日后对倭贸易日益发展,五年之后,只怕一年售卖百万两亦非难事,如此又可增岁入百万。”
    “这是一种办法。”
    “还有一种办法,陛下如今手里捏有不少股票。日后资本富集于松江,陛下若要借钱,只需要用股票年金为抵押、年金分红为利息,便可募集数百万两。而且最多十日即可。”
    “当然,若非极端情况,也实在无需。只是若真的出现前朝辽饷的情况,就可以用一用。管辖一个松江,和在全国征收辽饷,哪一个更为有利,这是不言自明的。”
    李淦本就存着把松江建成一个大猪圈养大肥猪的想法,刘钰说的这些,正合他内心暗戳戳的心思。
    如汉时的迁茂陵令,那是强制把土地重新分配,削弱豪强。
    而现在,则是把资金集中在松江。
    商人不是豪强,根本不需要削弱,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政治地位。
    所以就可以在需要花钱的时候,随时能借到钱。
    当然,最好只是借钱。
    但真要是出了大事,实在到了要亡国亡天下的地步,那也可以直接一刀全收,一个不剩。
    只要有钱,哪有办不成的事?
    真要用钱的时候,搞征税,很可能搞到民怨沸腾,前朝就是例证。
    范围越小,真到不要脸的时候,影响似乎也就越小。
    说到底还是因为钱,要是钱够用,当皇帝的也不愿意搞任何的变化,延续着既有的路线走到底就是了。
    可现在,处处缺钱。
    军改长期看是省钱的,但是改革期要花大钱;移民西域要花钱;海军投入要花钱;兴办实学要花钱。
    大顺有没有两宋的本事,搞各种官营垄断,既无能力也无经验,想着就宋辽西夏战争动辄损失数万十几万的水平,大顺是打不起的。
    李淦倒是想过,为了方便征税和管理走私,要把一些对外的海关关闭,集结到一处,派专人垄断对西洋的贸易。
    可是有祖训在,加之大顺前期特殊的权力交接,使得祖训难动以证合法性,使得他也没胆子这么搞。
    民间儒林结社成风,从那些人手里弄钱,就要弄成与民争利、或者苛捐杂税,他又不愿意担这个名声。
    逼到一定份上,刘钰这种不与民争利、另辟蹊径的弄钱手段,就让李淦很是心动。
    对日一战,又要花钱。国库现在还有点底子,但刘钰却说真要是在松江搞试点,一个松江能把江苏、浙江、福建甚至广东的资本都吸引过去,甚至可能对日开战不需要动用国库一分钱,反而有的赚……
    这就更坚定了李淦的想法。
    日后若是一年的贸易垄断权能卖出一百万两,海军的投入也能缓解不少。
    西北、东北都已经基本平定,就剩下个改土归流还要花大价钱,但只要军改完成,怎么想也不至于比准噶尔还难打。
    没有了西北东北的威胁,大顺似乎真的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刘钰说的可以“以战养军”的海军上了。
    想想刘钰的话,刘钰倒也乖巧。至少在保险业务上,是希望皇帝允许垄断专营,皇帝出内帑,而不是他刘钰来督办。
    加之主动说了对松江资本的管理,要有专门的部门,而且是皇帝直辖的,这就可以试一试。
    松江看似很远,但海军一旦建成,实际上距离京城也就十天的距离。而十几天,也就相当于京城管管张家口,海军的舰船不只是把世界的距离缩短了,更是缩短了京城和松江的距离。
    十几天的距离,让皇帝也很安心,很有安全感。
    反正要搞,那就不如搞的大一些。
    若真的水土不服,那就直接灭杀即可。反正就局限于尺寸之地,在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都是可控的。
    “嗯……既是这样,那就可以试行一番。对松江府而言,改变也就是原来的漕运转为海运。对松江而言,这些变革也都是尝试,可谓是另起炉灶了。朕便挑选一人前去主持。”
    “此事不归六政府管辖。”
    “朕也想了,若是将来膺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