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二六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

第二二六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军职。军职干的时间越长,就越没可能再出任地方。
    这时候最好是有人站出来,自我牺牲,毛遂自荐,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主动请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可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希望有人站出来,却没有人想着自己站出来去那种地方。
    那种地方有功劳吗?什么功劳都没有。
    可刘钰不同,皇帝这是让刘钰顶着节度鲸海的名,编练海军。
    功劳出自编练海军,而不是节度鲸海。
    换了别人去,那就是个流放地和死地。让刘钰去,就是皇帝在为刘钰的将来铺路。
    任谁都没办法解开这个扣子,只好道:“陛下慧眼,鹰娑伯节度镇守鲸海,正合适。”
    “一则当日他前往拓了永宁寺碑文,沿途风情有所了解,水文地理亦是熟悉。”
    “二则当日拓碑时候,与当地土著歃血为盟,共卫边疆,当地各部也都服他。”
    两个理由一说,即便反对,可没法反对,就不如捞一个知人的名声。
    皇帝见有人这么开眼,笑道:“朕亦是这么想的。永宁寺碑文事,鹰娑伯远行万里,沿途都算是熟悉了。又参与了对罗刹勘界的事,也懂一些罗刹语言,交流也更容易。加上当地那些部落与他歃血。朕也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人。”
    “此地苦寒,也该让年轻人去才是。”
    “不过鲸海新复,人口稀少,自是要移民实边。鹰娑伯既节度一地,又要执掌移民事,可暂将文登归于鲸海治下。鹰娑伯可驻于文登,也好协调兴海军、移民等事。”
    节度使掌管民政,刘钰不是兼任镇守正总权。海军不是驻军,这算是皇帝新开办的,不算兵权。
    刘钰想着父亲说的“在威海驻一支陆军,则海军始终都是陛下的”这番话,知道皇帝将来肯定是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鲸海省”,再设立一个镇守正总权。
    这个正总权肯定不是他,也不会是青州军的熟人,正好有现成的军营、现成的粮仓,还有良好的海运粮米基础,这要是将来不驻军都见鬼了。
    文登州这几年正在搞改革,刘钰的手也伸进去不少,皇帝也算是想要做个示范区,让刘钰在文登地区插手名正言顺。
    一旦见了成效,白云航肯定是要被调走的,会安排其余人在文登做州牧。
    刘钰估摸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要办实学的事。如果文登不在他的治下,他要兴办实学肯定不成,还得去胶辽节度使那扯皮。
    再加上军工厂、造船厂等都在威海,索性就更加名正言顺一点。
    刘钰谢了恩,起身后问道:“陛下,臣既节度鲸海,有些事便不得不问清楚。凡事总要有些边界,若是做的过了界限,日后也不好说。”
    “鲸海沿岸,除了本朝土地,还有宗藩朝鲜。朝鲜兵弱,向来不能守土,臣恐日后再有前朝万历年间事。是故,臣是否可以派人去勘察朝鲜的海岸,以防备将来朝鲜再有事,也好有所准备?”
    “朝鲜国虽有地图,但其手段低微,所绘多有不准。日后一旦有事,也要有个准备。”
    “再者,鲸海与朝鲜毗邻,朝鲜多有逃亡者,这又该怎么处置?是严禁越境?还是招纳之后就地屯垦?”
    “最后,若要移民往鲸海,必要经朝鲜。沿途若遇风浪,则可以停靠朝鲜,就算不以上国之姿要求粮米,花钱购买也需陛下许可。”
    “再一个,沿途总要停靠,是故臣希望若葡萄牙澳门事,租借朝鲜一块土地。给付年金,用以屯粮、停靠。”
    “朝鲜国,制比亲王,臣不过一个伯爵,实在不能够做主。是以需要陛下定下大略。”
    这话说的也算是无懈可击,怎么说也是一直以来的藩属,朝鲜王头顶上的爵位比刘钰高多了,亲王级别的。
    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宗藩毕竟不是内省,很多事要处置,就要走礼政府。
    外交不是外交、内政不是内政,最是麻烦。
    刘钰希望皇帝能给一个授权,最好是朝廷出面去一趟朝鲜,租借两块地。
    原本没有鲸海省,和朝鲜也搭不上太多的关系。现在有了鲸海省,朝鲜问题就变的很重要了。
    将来要打日本,肯定也得提前在朝鲜屯粮。这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但偏偏又不是刘钰能处置的。
    要是朝廷不出面,那就希望皇帝授权,让他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干涉”朝鲜事务。
    “嗯……卿所言,极是。这渡海有风浪之险,可是陆地迁民又太过遥远,这件事的确要商量。”
    “朝鲜多有逃亡者,这个也可招纳垦荒,自不必提。朝鲜国海岸地图,也应绘制,有备而无患。”
    “至于在朝鲜租借地之事……这个词用的便不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