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一四章 另起炉灶办新学

第二一四章 另起炉灶办新学(1/3)

热门推荐:
    “仲贤休得过谦,你怎么能算是无知老妪呢?”
    “公子,我可没过谦。对这样的学问,我和那些孩童又有什么区别呢?若仅以这样的学问来看,我就是无知老妪。”
    康不怠也没觉得这个类比是对自己的侮辱,跟着刘钰久了,方知天下原来还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学问。
    很多学问他真的从未听过,但并不妨碍他能理解。无非就是几个新词,在脑海中可以脑补出世界本源的模样。
    康不怠风近老庄,对于这样的世界本源,很亲近,并不排斥。
    谈笑过之后,刘钰把门关上,屏退了其余人,和康不怠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凡是计划,总有目的。
    刘钰的目的很明确。
    花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人为创造出一个新的识字群体。
    这个群体,必须要和现有的士大夫阶层是割裂的。
    这个群体的经济基础,也必须要和现有的士大夫阶层的土地地主成分是割裂的。
    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完全都是割裂的。
    要学常识、自然、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内容,使得他们学的东西,科举用不到,完全和已有的士大夫阶层割裂开。
    要有内部的晋升体系,内部消化。
    包括炮兵、要塞工程师、工兵、海军这四个军种的军官;商会内的会计、内部书写员、管账;贸易公司的船长、船头;各个作坊的负责人等。
    这些人的出路,一部分是当海军,一部分是进作坊做工,剩下的就是出海做贸易公司的雇员。
    日后作坊发展,也要有限雇佣这些人。皇帝所不能直接掌握的官职,也是以这些人优先。
    这些人除了说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肤色头发之外,和旧有的识字阶层的差别,比明末时候士大夫和满清酋长的差别都要大。
    之前康不怠还以为刘钰趁着灾年招收了一批孤儿,是要养死士。
    那时候刘钰说他才不会养死士呢,康不怠也不知道刘钰到底要干什么。
    等现在刘钰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康不怠心里顿时服了。
    心道自己的格局果然差了许多,只能想到养死士这一步,却哪里想到刘钰是要搞这么大的动静?
    皇帝开了个兴办实学的口子,趁着天高皇帝远,前期又极为隐秘看不出危害,这是要做好大的一件事啊。
    刘钰也不藏私,很多事一个人根本做不成,康不怠既可信任,这件事还要康不怠日后主持。
    大致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刘钰又说了一下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招收一些略懂西学的人,主要以那些考不上武德宫,但是自小学过几何算数的人为主。
    用真金白银为诱惑。
    刘钰另起炉灶,写一些可以自学能看懂的书籍。
    这些书籍也就是常识的水平,诸如地球是圆的,万物有引力,万物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伤口感染是由病菌等导致的、注音用的拼音切音等等。
    刘钰出钱,让这些人自学一年,然后考试。
    考试通过之后,按照一个月三两半银子的高价,聘用他们作为教书先生。
    这第一批人懂的也不多,但是给小孩子启蒙应该是足够了。
    至少能让孩童学会识字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有个灌输进去的理解,至于是否真的理解,那不重要,只要有个大致的概念和印象就好。
    第二步,在第一批启蒙的小孩接受了这些常识知识后,通过考试,选拔出学习优秀者。
    而这时候,刘钰之前趁着大灾招收的孤儿们,时间上也完成了他们的学业。
    这批孤儿中的佼佼者继续深造,其余人可以直接作为教师,教授第一批普遍接受了常识教育的孩童。
    教授更高一些的算数、几何、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第三步,再从第二步中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入靖海宫官学。
    靖海宫官学除了要开办炮兵、海军、工程学等皇帝要求的内容,还要增加会计、师范、航海等。
    整个三步走,几乎完全都是从零开始。
    完全走完一个周期,大约需要八年。
    但是一旦这个周期走完,日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自我复制。
    到时候,只要有钱,只要到处办“义学”,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
    这些人几乎没有别的出路,在科举不变的前提下,这些人几乎是社会的弃儿。
    这些弃儿们有文化,但却被排斥,唯一能抱团取暖的地方,就是刘钰所在的地方。
    日后刘钰可能不在威海,不在刘公岛,但不论刘钰去哪,这些社会的弃儿都只能跟着刘钰。
    除非……皇帝宣布,改革科举,承认实学毕业生有秀才、举人、进士的同等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