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二三章 小团体

第一二三章 小团体(1/3)

热门推荐:
    “公子以为,这一次出使欧罗巴,效果如何?”
    家里,康不怠见刘钰回来后心情不是很好,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便问了一句。
    刘钰还在想着陈震的事,听康不怠这么一问,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儿。
    “难说啊。前朝万历十年,日本国也派出了访欧的少年团。距今也有百五十年了吧?之后独眼龙伊达政宗也造过盖伦船,横穿太平洋,步绕墨西哥,去了西班牙。和那些少年团的路对了头,也算是环球航行了,就差了南美一段。却有何用?”
    万历十年,是个对亚洲极为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利玛窦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日本派出了亚洲第一个访欧使团,格里高利改儒略历自此之后公历确定,天主教得以用历法撕开文化的绝对防御。
    转眼百五十年过去,伊达政宗的那艘盖伦成了最后的绝唱,日本访欧少年团归来之后面对的是闭关锁国。
    刘钰担忧的事不少,只是担忧也无用。
    到底这一次出使会变成什么样,也要等三五年后才能知道了。
    康不怠知道刘钰的不少打算,作为刘盛认定的任侠气可信之人,刘钰也和他商量过不少的事。
    听到刘钰说起日本的事,康不怠便道:“日本国闭关锁国,按公子所言是担忧天主教。前朝崇祯年间,不是有教众起事吗?如今我朝派人去往罗刹、法兰西,即便禁教,也有交流,这倒不必过于担忧。”
    刘钰心说你不懂,我倒是不担心禁教断了交流之类的事,而是担忧那些人看到了许多不想看到的事。
    真要走出去看看,好的坏的都能看在眼里,关键是用什么眼光去看。
    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只要启蒙和萌芽的好,却可以避免萌芽和启蒙的坏。
    正忧心时,有小厮过来道:“三爷,外面有人说是您的故人,也没有帖子。只说姓杜,是北疆熟人。提了一些东西,就在门外等着呢。您看……”
    “姓杜?”
    刘钰一乐,笑道:“得,米子明的大舅哥来了。我去迎迎他。”
    康不怠听到这个姓,也笑道:“这就是公子所言的‘官迷少年’?”
    “哈哈哈哈,没错了。小伙子人还不错。仲贤且安坐,我去去就来。”
    跟着小厮绕到了小门,从国公府的角门出去。
    门外,杜锋正在那站着,可能是被国公府的大门和门迎吓住了,当日攻城拔寨铅弹乱飞也不曾有半分惧怕,如今面对巨大的石狮子和朱红色的大门,却有些畏畏缩缩。
    旁边跟着一匹马,倒有几分达达尼昂初来巴黎的架势,本来挺雄壮的一匹马,如今也是被京城的车水马龙吓的有些萎靡,鞍子上挂着火枪和马刀,战场上的好东西,到了京城就颇穷酸气。
    杜锋身旁放着两个装东西的口袋,鼓鼓囊囊的。
    “哎呦,杜锋!”
    杜锋见了刘钰,赶忙行礼道:“刘大人。”
    瞥了一眼杜锋身旁的两个口袋,刘钰笑道:“怎么,觉得我们翼国公府是缺吃缺穿呐?”
    “大人说笑了。只是要来,父亲说大人不要是一回事,自己不带些礼物又是另一回事了。大人家里这扇门,便值我家全部的地了。这也不值什么钱,几斤干蘑菇、木耳,两张貂皮子,还有几根从朝鲜人那买的人参。也不知道第一次来该带什么,望大人勿要见笑。”
    身后的小厮赶忙把那两个口袋提着进了刘钰的小院,又来了个小厮帮着把马牵走喂好。
    刘钰却不走角门,而是带着杜锋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小院。
    临进门的时候,杜锋还回头看了看那高大的石狮子和雄阔的朱红色大门,对着熠熠生辉的鎏金兽首门环啧啧赞叹。
    刘钰的小院没有女眷也没有丫鬟,就是一些小厮跟着。
    叫人泡了茶,又把康不怠引荐了一下,分了宾主坐下。
    将近一年不见,多少有些生疏,刘钰首先显摆了一下道:“哎,杜啊,你可能不知道。我如今身上又多了个文勋赞治少尹。又入了上舍,论起来我这大腿已经快要够粗了。当初跟着我,跟对了吧?”
    故意显摆了一下,杜锋渐渐放下了局促,又仿佛回到了当初战场上的气氛,知道刘钰这么说就是在告诉他不要拘束。
    “大人自有功劳。如今我也考入了武德宫,再过些日子就要正式入学了。”
    “好啊,得偿所愿。武德宫有住宿的地方,日后没事了就来我这里坐坐。只要走小门就好,我家里麻烦,事也多。我哥是嫡长,家里的事我不好掺和。再说你才刚入武德宫,说实在的,就算见了我父亲,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咱就不麻烦了。”
    杜锋心中一暖,知道刘钰说的都是实在话。
    这一路从沈阳考完试到京城,长这么大之前只去过吉林船厂,第一次到了京城,当真是被镇住了。
    等问清楚了翼国公府何处,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