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一一九章 昂贵的马屁

第一一九章 昂贵的马屁(1/3)

热门推荐:
    萨瓦伯爵是世袭伯爵,不是技术型的官僚。对这场考试的题目,他只能听从专业人士的判断。
    “这场考试的难度,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至少有三道题目,是院士级的。剩下的都是关于炮术、航海、导航、贸易等问题。”
    彼得堡的科学院才开四年,但院士群体可谓是群英荟萃,除了欧拉、哥德巴赫这样崭露头角还未誉满天下的小辈,其余人成名日久。
    科学院派来的人做出这样的评价,让萨瓦伯爵大为惊诧。
    又仔细询问了一下各种题目,对照考虑之后,笑了起来。
    “中国人的军舰能开到西伯利亚吗?”
    科学院的代表摇摇头,心想无论什么样的军舰,都不可能开到西伯利亚的。
    “如果俄国拥有广东,会选择去开拓西伯利亚吗?”
    科学院代表依旧摇摇头,心想彼得大帝为了入海口打了二十年的仗,如果俄国拥有广东,当然不会有心思去开拓西伯利亚。
    萨瓦伯爵对太过技术性的东西不太懂,可对于外交局势却很清晰。
    再度询问了一下考试的题目后,他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三十年前,俄国的海军还是小舢板和人力桨,而现在,俄国的海军已经拥有了三层甲板的英格尔曼兰德号,拥有了一支可以尝试跟瑞典、土耳其海军抗衡的力量。
    受制于港口、人才和钱,还远不能和英、法、荷相较,但也已经崛起成了一支可以控制区域性水域的海军。
    俄国的变革要面对的问题很多,贵族的权利,枢密院的掣肘,沙皇皇位的争夺……这一切,大顺都不存在。
    萨瓦很确信,哪怕是公爵,在中国皇帝的面前,也只是一个臣子,而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像俄国如今那种枢密院夺权的情况,在这里几乎不可能出现。
    他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俄国变革存在的阻力,在大贵族、枢密院。
    而大顺其实有比俄国变革更为沉重的阻力。
    只是,萨瓦不会明白,也难以想象。
    至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无法知晓大顺面临的问题比俄国困难的多。
    他能看到的,只是选拔人才的科举官僚制,只是公爵这样的贵族在皇帝面前俯首帖耳,只是富庶的民众和应接不暇的货物,只是绵长万里的出海口,只是瓷器茶叶丝绸的垄断地位和年入千万的财富……
    所以,在他看来,似乎大顺想要变革,只需要以为彼得大帝一样的人物。
    轻轻一推。
    其余的,什么都不缺。
    这次考试,更是彰显了大顺变革的态度。
    这些考试的题目,即便不是大顺军官的平均水平,也足以证明中国的皇帝似乎是个有志变革的人。
    有钱,有人,有心,没有强大的贵族,没有宗教冲突……萨瓦确信,似乎大顺的变革比之彼得大帝要简单的多。如果彼得变革的时候,能够有每年一千万的岁入,只怕现在俄国已经兵临柏林,整个欧洲都会颤抖。而一千万的岁入,在萨瓦看来,中国人似乎只需要卖卖瓷器丝绸茶叶,就可以轻松得到。
    俄国的茶叶、大黄、丝绸、毛皮等,都是官方专营的。他很容易想到如果大顺把这些东西搞成官方专营,一年能收入多少钱。
    外行看热闹,萨瓦不可能知道大顺内部的变革阻力有多大,更不可能知道一年三千万的岁入相对于庞大的帝国而言实在太少,更不会知道大顺没有真正的实权贵族却有一群和实权贵族相差无几的、控制着整个基层的特权力量。
    所以萨瓦伯爵先是恐惧,恐惧之后开始高兴。
    从这些题目上来看,中国人是准备兴建海军的,否则不可能十道题目里关于海军导航测绘贸易的就有四条。
    一年多的谈判和接触,他逐渐了解到了中国特色的“含蓄”,隐约觉得这似乎是中国皇帝再向他传递一个信号:中国未来的战略方向是大海,而西伯利亚这种地方,是可以保持和平的。
    或许,这是一个可以暂时保持和平的盟友。
    大顺一旦出海,必然要面对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的力量。而俄国,不要说东南亚,就连走出波罗的海还需要一段时间,自然不会在南洋问题和大顺有什么冲突。
    萨瓦乐于见到中国和西欧诸国在东南亚的争端,至少此时,这是有利的。
    …………
    第二日,考试的答案发了下来。
    皇帝又设宴款待了那些参与考试的罗刹人,连同大臣一起赴宴。
    宴会刚开始,萨瓦伯爵带着那些参加了考试的罗刹学子起身参拜了皇帝。
    这与学识无关,只在于萨瓦伯爵认为俄国的外交政策,日后不得不加大中国方面考虑,以及对大顺官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志在大海而非苦寒西伯利亚之后的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