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八五章 最后的闹剧(十一)

第二八五章 最后的闹剧(十一)(2/3)

成是有术无道,只练外功的东西。
    也固然说,刘钰嘴里嚷嚷着贸易、国富这些东西。
    甚至于,刘钰对老马的学问,要么只说一半,要么压根逆练。
    但,终究,有些东西,还是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许多人的想法。
    终究,老马的思想也不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这三个基础上,继承批判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刘钰连个皮毛也不懂。这些东西,可能和大顺传统的东西,又对不上味儿。
    既是对老马的学说说一半、或者压根逆练,那么除了他实在不懂的德国古典哲学,那么显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这两个新思想里“化作肥料的尸体”,以一种非尸体而是活人的态势,复活了。
    拿三的《论贫困的消灭》,全篇都在扯犊子,也压根没有办成。但思想脉络是清晰的——以小农经济下普遍贫困的无产者,组成农业产业军,再以农业倒逼工业工资上升。
    只不过,这一套扯犊子,是建立在“假设法国有919万公顷的上等荒地、随时可以开垦、三年见效、两年回本”的基础上。
    于是,《论贫困的消灭》里的扯犊子,即便说大顺这群实学派从未看过这本书、甚至于拿三的叔叔此时估计还在科西嘉的妈妈肚子里,但依旧让实学派自发地产生了“移民扶桑、消灭普遍贫困”的想法。
    而拿三不扯犊子的真正的东西,就是披着圣西门的“社”,和圣西门“实业主义”的皮,快速地完成了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发展,和巴黎的现代化改造。
    而圣西门的实业主义,基石就是“产业有序发展、打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秩序无政府状态、让银行业和国家信贷作为产业的指挥棒、由专业精英组成的官督商办”。
    在这里,精英,作为大脑。
    国家信贷和大银行,作为手臂。
    由大脑指挥手臂。
    再由手臂指挥产业。
    圣西门的经济思想,主线非常的明确。
    一:保留私有制。
    二:精英领导。包括产业资本家、大商人、银行家在内的实业委员会,来指导社会运行。
    【有天才的人应在适合的岗位上保持完全的独立,给予他们极大的尊敬,授予他们对社会财富、社会金钱的支配权】
    三:承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利诱之。
    即:【保护私有制,承认私有制。应当利用私人利益的诱惑力,以国家政策去推动、引诱他们,将资本投入到运河、铁路、桥梁等真正的事业。以及促进排水、耕种、灌溉等工作】
    【把富有的企业主、商人和银行家,吸引到实业中去。不仅不要指责他们,反而要保护他们从有益于社会的劳动中获取正当的利益】
    【私人利益是可以指导公共利益的唯一动因。】
    简言之:有利于社会的产业中获取正当利益的行为,也即工业、商业,产业,是“最大的慈善”、“人民的富豪”、“工业资本家就是最大的慈善家”。
    四:非暴力,害怕法革那样的全民参与和觉醒,相信王权、皇权。把希望寄托于皇权至上。
    【改革家,不应该用刺刀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只需要一群真正的精英,真正的读书人,编制国家预算。再由国王的一道敕令,即可完成变革】
    而李欗想的这些玩意儿,实际上一点不稀奇,以为这和大顺的传统过于契合。
    不管是深入到骨髓的小块地产下塑造的私有制情怀,还是精英主义政治、亦或者是相信皇权。
    都过于契合。
    于是,刘钰笑道:“这一套,这不就是蒸汽机时代下的【五均六筦】、【官山国轨】?”
    “实学一派,选拔举人进士,而为轨官。”
    “以银行业,行五均六筦事。”
    “士绅地主不知工业之利,则以教化辅佐、暴力强制将他们的金银纳入工业发展。”
    “殿下刚说完不可成‘建兴新政’事,转手却又来了一套新的‘建兴新政’啊。”
    李欗亦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彼时若有蒸汽机、铁路之前景,王莽也好、荆公也罢,缘何还是要把一切建立在农业上?”
    “五均之贷、青苗之法,虽说拿的是利息钱。可这利息钱,不还是从农业上来的吗?”
    “本既不变,标便是花样无穷,那也是一样。”
    “建兴新政、荆公改革,其本,仍在农业上。包括如今实学兴起的显学,移民扶桑、垦殖得利而循环,其本仍在农业上。显学之说,说到底,还是觉得,投十个钱在垦殖上,能收回二十个钱,靠着这种不断增值,最终完成大迁徙。”
    “但我观国公变革,尤其是扶桑移民一事,发现国公根本不认为垦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