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新顺1730 > 第二六七章 三山合一(上)

第二六七章 三山合一(上)(2/3)

拿出来,依旧还有钱,可实业还是发展不动、资本也是压根不想把钱往实业上投,其实也实在没太多的地方可投,没办法,只能当高利贷帝国主义了,把钱拿出去放贷。
    当然,如今的大顺,包括刘玉之前的一些改革,还是很容易看出来这一套东西的大致影子的。
    最简单来说,扶桑移民这件事,实质上走的就是这么个形式。
    通过吸纳资金,承诺高回报率,利用产业革命和美洲金矿的契机,在高回报率可以兑现的情况下,让资本去向刘玉想让去的地方。
    这里面,既有鞭子。
    也有,棍子上的胡萝卜。
    那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会成为将来实学派、改革派的“如梦魔版萦绕的先辈传统”呢?对将来,算不算是为将来,创造了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呢?
    应该说,是的。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普鲁士模式、英国模式、以及这种法国模式的区别。以及其背后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容克制转型、完成的圈地运动的区别。
    大顺在无法做到均田、土地国有制的情况下。
    在小农、耕地买卖、地契承认的前提下,以及刘玉之前改革的思路,只怕这种“圣西门实业”的思潮,会在大顺扎根。
    同时,还要注意的,便是这种实业的发展,皇权、地主、贵族、官僚们,会不会反对?会不会支持?
    只能说,老马说,以股份制发展实业,继续搞下去,就会如傅里叶讲的那样,搞出来“工业封建主义”。
    而工业封建主义,皇权、贵族、官僚们,未必就反对。
    至于怎么搞成工业封建主义,这个也不需要逆练的理论指导,自发搞下去,基本会成。
    这是不是好事呢?
    应该说,是“好事。”
    老马说:【(工业封建主义)使得资本的积聚加速了,其必然结果就是,小资产阶级的破产也加速了。(工业封建主义集团)他们的权力同他们的责任成反比,因为他们只对他们持有的股票负责,而支配的却是公司的全部资本。他们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而大多数股东却不断变更,形成寡头董事会】
    【寡头之下,有一个由从事实际工作的公司管理人员和代理人组成的官僚集团,他们直接管理着大批数量日益增加的普通雇佣工人。随着雇用工人的资本数量的增加,工人的依赖程度和孤立无援的程度也相应地加深,但是随着代表这种资本的人数的减少,他们也越来越具有危险性】
    这种模式,对大顺的封建统治集团而言,自然是可以接受的。
    无非,以前收地租。
    现在,收工业“租”。
    结果就是,一步步把小资产者弄破产、把资本持有人的数量降低,最终搞成工业封建主义,可雇佣的工人也在增加,而小资产者一步步沦为雇工,大爆炸的危险性也就越来越高。
    说是“好事”,在于这种危险性。
    同时,对此时的大顺而言,不怕大顺搞工业封建主义,而是怕大顺根本就不搞工业。工业封建主义,也是工业;而不搞工业,连工业封建主义都没有,只有农业封建主义。
    这就又绕回了刘玉说的“折腾”还是“不折腾”的问题。
    也即,不怕大顺折腾,就怕大顺不折腾。
    不折腾,有不折腾的玩法。
    所谓不折腾,就是反正王朝一般也就250年国祚,哪有什么千载万世?
    能混一天是一天,折腾啥呀?
    既是盐业改革成功,证明这一套玩法,在生产力提升的条件下,是可以完成“盐铁论”的设想的。
    那么,发展技术搞高炉铁和蒸汽鼓风,提高产量到足以挤死所有私自冶铁的,就确保农具、兵器、锅碗瓢盆的使用。
    和盐业改革一样,也搞生产端征税,增加一下税源。
    剩下的,就不折腾了,保证朝廷手里有钱,剩下的基本不变,那就往上奔一奔,250年国祚使使劲混到300年,或者350年。
    这,是在技术发展下,不折腾的玩法。
    通过刘玉的盐业改革,使得这种不折腾的玩法,也有了个明确的方向——即通过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成本优势,解决从唐明时候就一直难解决的盐业私营问题。
    大明的玩法,是造巨大的煮盐锅、通过控制燃料、保甲制度等,来尽可能控制生产端。这,是生产力不足之下,以统治术来进行解决。
    刘玉的玩法,是搞资本密集、人力密集的蒸汽提卤、日晒出盐法,依靠成本直接压死还在玩芦柴棒煮盐的小生产者,直接形成生产端的垄断,以生产力的进步废掉那些复杂的统治术,以万钧之力破那些微妙技巧。
    那么,冶铁业,当然也能这么玩。还有诸如别的什么行业。
    总之,就是复到盐铁专营、小农经济稳固的路子上,不往前走了,爱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