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五百零四章 尚穆王的算计

第五百零四章 尚穆王的算计(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在琉球的历史上,致力于传播孔孟思想、推广汉学、改变社会风气的人物里,得到后人公认的只有两位。一位是程顺则,另一位就是蔡温,他们都是闽人三十六姓的后代;而蔡世昌就是蔡温的侄子。
    眼下朝中要说尚穆还能信任谁,估计也就是这位了。
    内侍走了半个时辰后,蔡世昌来到寝殿,等拜见了尚穆王后,君臣先是谈了一会世孙的读书问题,直到两个身为岛津家眼线的内侍下去端茶点的工夫,尚穆这才低声哀求道:“汝显帮我!”
    蔡世昌一愣,也是急忙低头道:“大王有事,臣万死不辞。”
    “命你速去联络那霸的北海人,让他们帮寡人征剿岛津余孽。”
    “臣,谨受命!”
    “卿且记,除了国土断不能与人,其他条件皆可应允!”
    出了首里城王宫,蔡世昌心中暗暗叫苦。大王让北海镇出兵帮忙,问题是没钱可给啊,眼下琉球穷的国库里都能跑老鼠了!
    想当初赵新在“富尔丹城之战”后,用包括福康安和都尔嘉在内的满清战俘讹了乾隆十五万两黄金的事,经过五年时间的发酵,早就纸包不住火了,如今朝野风传。
    搞的带清周边的大小藩国现在都知道,在关外极北之地有个“视钱财如命”的反贼“赵王爷”,一门心思就认黄金。
    德川幕府:“唉,往事不能提,一把辛酸泪。我忍!”
    萨摩藩:“我都没了,你看我到处嚷嚷了吗?!”
    话说琉球王国到了尚穆王时代晚期,便出现资源匮乏,粮食歉收,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带清的各个藩属国里,跑京城最勤的就是琉球和李朝,全指着朝贡贸易挣个三瓜两枣的呢。
    而在海贸上,萨摩藩完了,岛津齐宣打死不和占据了南九州的仙台藩做生意,一下就没了进项。至于南洋贸易虽然能挣点钱,可如今都被岛津家控制着,尚穆王想用一个大子都得提前打报告。
    出了寝宫,蔡世昌先去找林鸿业随意聊了几句,打听出北海镇来人的大头目一个姓邓,一个姓王。于是他回家后便手书一封,让家仆带去给久米村的侄子蔡坚。他如今在琉球国官高位显,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所以即便是受了王命联络北海镇大船,也不能直接出面。
    于是到了第二天夜里,一艘小渔船便从久米村上天妃宫西北的海边出发,在海面上兜了个圈子,躲开了那霸烽火台的监视,靠上了雷神号。
    当神色惊疑不定的蔡坚被带到灯火通明的船尾楼内见到邓飞后,随即便掏出叔叔的信奉上。
    邓飞看完信一下就愣住了,心说怎么又让赵新给猜中了?自己正琢磨这事呢,结果机会就来了。其实这事一点都不复杂,从来上杆子的都不是买卖,半吊子生意事难成。赵新在电报里说的是“也许”,本身就存在着一半的不确定性。
    琉球对北海镇重要吗?未来很重要,现在一点儿都不重要。能拿到挺好,拿不到也不着急。收拾岛津家那几块料,分分钟易如反掌。而且就算拿到了先岛诸岛,还要运人运物资过来,搭上一条运输线路。况且现在正值冬季,南下行船过对马海峡时风浪太大。
    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是收拾西山海盗、教训西山阮氏,别以为满清收拾不了你,就没人能收拾你。顺带打击一下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对南洋一带起到震慑,当然能拉点人回来更好。
    邓飞先是拿着信去找了王远方商量,王远方想了想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当初去南九州打萨摩藩,你知道我也在场。岛津齐宣逃跑的时候,把萨摩藩的船队都带走了。现在那些船都在哪,咱们根本不知道。如果仓促动手,岛津齐宣带着人坐船跑了,咱们追不追?往哪追?”
    邓飞赞同道:“就这么没头没脑的让咱们出兵,连对手的势力分布,据点,船只停泊处一概不知。到时候咱么前脚走了,岛津家的人后脚又回来了算总帐,到时候尚穆那些人怎么样先不说,琉球就彻底乱了。”
    “所以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蔡世昌想用这么一封毫无含金量的信鼓动我们,做梦去吧!”
    两人商量过后,邓飞便给蔡世昌写了封回信。他没有找江藩或是钟怀帮忙,依这两人的性格和立场,肯定会力劝邓飞出兵协助,要么就把回信写的文绉绉,半遮半掩。
    没意义,这又不是奉天讨逆发檄文,打仗的事必须得说的直白清楚才好。
    邓飞写的很慢,差不多写几句就要停下来想一会。等写完信装好,他又让人去库房拿了一根银条、两个崭新装满灯油的马灯和几包火柴过来,一并交给了蔡坚。
    “银子是给你的辛苦费,这灯也是给你的礼物。给蔡大人的答复都在信里面了,收好。”
    银条一入手,蔡坚的手就是一沉,心说这一根就得十几两,出手真大方啊。再看那马灯外表银光闪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