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十四章 训练营和采购

第十四章 训练营和采购(2/4)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拿着这把八一步枪爱不释手,好半天才递给了一旁等待的赵新。
    赵新对八一杠也很熟悉,他上高中军训的时候就打过这枪。还跟父亲是部队领导的同学一起去过部队靶场,打了几百发子弹。
    “明天能用这枪去靶场打几发吗?”赵新问着包哥。
    “没问题。子弹我这里还有不少呢。”
    赵新和刘胜都觉得包哥这人挺豪爽,虽然在大洋彼岸居住多年,可依然不改国人热情本色。这样挺好,大家相处就都开心。
    晚上吃的火锅,是包哥的老婆从华人超市买来的食材。赵新亲自动手,拌了个凉菜,吃的众人赞不绝口。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赵新和刘胜过足了枪瘾,试过了各类枪械。
    刘胜最喜欢用的是布雷泽战术2型,这枪他在部队里就使用过,打起来十分顺手。
    而赵新觉得巴雷特rad狙击步枪非常好用。
    他们二人还付费参加了几天包哥的射击训练班,然后随同众人一起参加了初级射手考核。
    两个人的成绩都十分不错。
    刘胜在连续9发3组控制100码的距离上打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在100码10发连续射击025oa目标,命中率达到100。;在200码5发连续射击上,击中全部硬币,而且都是正中硬币中心。让参加训练营的众人惊叹不已。
    赵新在上述考核标准中,第一项9发3组控制100码的距离上达到了05的oa;第二项的命中率达到80;第三项则打中了4枚硬币,其中只有一枚是正中硬币中心。
    这两人一下子就成了训练营里的明星。
    至于程文,刚刚达标。
    在包哥看来,刘胜当过七年侦察兵,水平的确很高,但人家那是曾经的专业啊,天天训练出来的;可赵新这小子算什么呢?听他自己说,也就是高中上学时打过几百发的八一杠,大学军训时打过十发五六半而已。
    土豪是不需要评价的。
    一周时间下来,赵新和包哥的一个徒弟相处的十分熟络,从他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这个自称包哥徒弟的小伙子,叫李伟,来自胶东。
    李伟自小跟随父母移民到大洋彼岸,在此已经居住了十多年。虽然是在此地上的中学乃至大学,可一口普通话说的非常流利,胶东话居然也说的十分娴熟。
    李伟十分喜欢射击运动所带来的刺激体验,跟着包哥学了好几年,甚至还利用假期的时间,在包哥的枪店打工帮忙。
    李伟告诉赵新,每年一月的时候,赌城那边就会举办最大的枪展。有很多黑市上交易的枪支,来源都是枪展上的枪。具体怎么散落出去的,那是就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了。
    有次赵新和刘胜叫上李伟一起吃饭,席间,李伟喝的有点大,透露出自己的某个大学死党就在网上黑市做枪械生意。
    于是赵新便向李伟提出,能不能介绍他这个朋友认识一下,想买几枝。李伟本能的就想拒绝,可经不住赵新提出的丰厚佣金的诱惑,最终点头同意。
    这两年大洋彼岸的经济发展不好,很多人都加入了失业大军的行列。李伟自己本来开着一家小公司从事小商品批发的生意,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快撑不住了;而赵新提出的佣金数字让他眼前一亮,就算是生意关门了,凭着这笔佣金,也能很好的生活几年。
    过了两天,傍晚的时候李伟打电话给赵新,说已经约好了,让赵新确定时间。至于地点,因为只是见面先谈一下,选哪儿无所谓。
    赵新想了想,就对李伟说后天上午十点吧,你把人领到酒店来,咱们就在客房里谈。
    第二天上午,赵新和刘胜去了城里,找到一家专卖户外用品的商店。
    刘胜仔细挑选了半天,选定了一把leatherneck-gearr-patrol直刀。这刀是用德国钢4116不锈钢制成,刀的表面上涂覆了一层黑色的亚光保护膜,看上去杀气腾腾的。刀柄的前后都有刀格与护手,手柄的纹理很深。刀柄尾端也是不锈钢。
    赵新在跟店老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这刀居然是湾湾产的。而且老板提醒赵新,刘胜选的这把刀所用的钢材里是没有添加碳元素的;所以即便是耐腐蚀性很好,平时也需要经常性地打磨刀刃,保持刀具的锋利。
    为防万一,赵新让刘胜再选一把。店老板推荐了ka-bar-becker-22-gear-patrol,也就是卡巴战斗刀。这刀就比之前那把短了一些,而且水滴形的刀身也很短。刘胜拿起来在手中轻抛了几下,觉得还可以。
    至于赵新自己,他其实一眼就看中了一把复古风十足的巴克刀。黄檀木的手柄,刀柄前后配备的黄铜护手让其看上去就像是一把工艺品。赵新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