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六百二十七章:这不还是有明白人吗

第六百二十七章:这不还是有明白人吗(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话头一下子就被噎了下来,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却也不愿就此点头失了气势,于是,便索性转过头去,不再开口。
    但是耳朵却不由自主的竖了起来,他的确疑惑,难道说,于谦揽权到这种程度,就不怕天子忌惮吗?
    陈懋摇了摇头,有些失望,也没有说话。
    但是这回,一旁的张輗却似是想起了什么,望着陈懋,若有所思的问道。
    “舜卿兄是想说,于谦的……扶立之功?”
    陈懋点了点头,于是,在场的诸多人一时间像是被捅破了窗户纸一样,一下子便反应了过来。
    不错,功高的确会震主,但是,有些功,就算是震了主,也只能加官进爵。
    于谦之功,明面上是在风雨飘摇之际稳定人心,立排南迁,保社稷宗庙之功,但是,在暗一层,却还有扶立新君之功。
    彼时太上皇北狩,朝廷群龙无首。
    于瓦剌媾和,接回太上皇主持大局,令太子入主神器,还是扶立长君继位,这艰难的抉择摆在所有人的眼前,谁也不敢贸贸然做下这种决定。
    是于谦站了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臣议君,坚持当扶立郕王为帝,才有了如今的朝局。
    那一场小型的会议,虽然没有摆到朝局上,但是,于谦的功绩不容抹杀。
    有这么一条功劳摆着,天子对他忌惮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除非于谦真的举兵谋反,不然的话,他哪怕再是揽权,天子也不可能真的对他做什么。
    退一步想,甚至于,如果天子真的忌惮他,说不定还会放任鼓励他的野心。
    因为只有他真的动手,才能彻底消弭祸患。
    想要引起天子对他的忌惮,进而阻止军屯一事,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不可能行得通的!
    这下,任礼总算是没了话说。
    不过,就在此时,一旁的朱鉴却开口道。
    “宁阳伯未免危言耸听,于谦有功不假,但是朝廷向来是赏罚分明,于谦力保社稷当奖,但是如今揽权也是事实,人皆有过,有过自当弹劾,何谈什么扳倒不扳倒?”
    所以说,这就是说话不说透的好处。
    明明朱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被人驳斥之后,却可以面不改色的反口。
    不过,陈懋却不吃这一套,冷眼一扫朱鉴,道。
    “你们读书人那些弯弯绕绕,老夫不喜欢,你也少拿这些冠冕堂皇的虚话来堵老夫的口。”
    “你我如今齐聚于此,是为商议一个法子,若是朱大人执意要如此诡辩,恕老夫没有时间奉陪在此!”
    言辞辩驳,引经据典是文臣的长项,但是,身为武臣,陈懋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
    凭他的经验,最好用的办法,就是掀桌子。
    不想好好说就不说,否则跟这些人绕来绕去,只能给自己添堵。
    果不其然,朱鉴的脸色顿时一滞。
    但是,也只是片刻,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陈懋,眉头又舒展开来。
    陈懋被他看的有些不舒服,忍不住皱眉道。
    “朱阁老还有什么话说吗?”
    朱鉴想了想,没着急说话,倒是先站了起来,端端正正的朝着陈懋拱了拱手,道。
    “宁阳伯息怒!”
    这番动作让在场众人一头雾水,就连陈懋也显得有些迟疑。
    片刻之后,朱鉴直起身子,认真的道。
    “宁阳伯乃社稷功臣,百战得爵,一身心血皆在大明,所以,对于同为社稷之臣的于谦心有敬意,老夫能够理解,今时今日,此地此景,宁阳伯能说出这番话,老夫也十分敬佩!”
    “但是……”
    朱鉴缓缓敛容,环顾四周,道。
    “朝局之争,本无对错之分,如宁阳伯所说,于谦的清名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政绩累计起来的,既然如此,那么他的每一处错失,也都同样会累计在身上。”
    “方才,宁阳伯说老夫用冠冕堂皇的话堵他的口,实在是有些误会。”
    “诸位,还是如宁阳伯方才所说一样,我等聚集在此,是为了商议一个法子,阻止廷议,并非是要扳倒于谦。”
    “所以,弹劾于谦揽权,和弹劾兵部掀起文武之争,殊途同归,何必纠结于,要用哪种方式呢?”
    陈懋的脸色一滞,却没有再开口反驳。
    这帮文臣,果然是牙尖嘴利,绵里藏针!
    或者说,朱鉴这番话,说透了陈懋的真实想法。
    诚然,陈懋的确是太上皇一党的人,但是,他疆场一生,其实最瞧不上的,就是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立场是立场,但是,对于谦这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