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零一章:表里如一于少保

第五百零一章:表里如一于少保(1/2)

    大同城前,太上皇端坐在明黄色的马车当中,对着于谦疾言厉喝。
    在场的一众官员,都默契的低下了头,这种层次的争端,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只能静待结果。
    但是这些人中,不包括郭登。
    作为大同城的总兵官,在场上万官军事实上的指挥官,他没有坐看风云的资格。
    所以,他依旧按剑而立,一层层围堵使团的官军,也未曾散开,目光落在于谦的身上。
    郭登能够马上封侯,成为如今朝中威望仅次于杨洪的武将,可不单单靠的是武勇和战功。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摆正自己的立场。
    而他的立场就是,大同官军,只听从来自朝廷的命令!
    在这个场上,也就是,代表朝廷提督军务的,于谦的指令。
    这一点上,他从无犹疑。
    至于被他注视着的于谦,面对太上皇的呵斥,既未说话,也未挪步,只是沉默站在原地。
    无言,亦是一种抗争!
    这一举动,对于刚刚归朝的太上皇来说,显然冒犯的意味浓重。
    当下,朱祁镇的脸色变得难看无比,险些便要暴怒出声。
    但是终归,他不是傻子,尽管曾经做过傻子才会干出来的事。
    朱祁镇清晰的明白,此时此刻,局面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他的手中。
    但他更加明白,自己不能退让。
    自从也先彻底下定决心,要将他送回大明之后,便不再拘束使团的行动,也不再限制他们和太上皇的觐见。
    通过对袁彬,朱鉴等人的多次询问,朱祁镇大致对这一年之中,大明朝廷发生的各种大事,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尽管只是最粗浅,最表层次的一部分,已经足以让他看出很多的东西了。
    了解之后,朱祁镇的心绪的复杂的。
    有惊讶,惊讶于自己素未参政的弟弟,竟能有如此出众的才能。
    有欣慰,欣慰于大明江山,终于平安保住,没有因为自己的冲动之举而毁之一旦。
    自然,也掺杂着一丝淡淡的愧疚。
    但更多的,确实浓重的不安和恐惧!
    和袁彬,朱鉴等人不同的是,朱祁镇本身就是帝王。
    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看待很多事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首先就是,他没有其他人,对于皇帝的敬畏之心。
    这是由他的身份决定的。
    从小到大,他都是尊者,即便如今让位,他也是太上皇帝。
    论身份,他甚至还要比皇帝更加尊贵。
    所以他不必敬畏。
    其次就是,对于一个帝王,尤其是朱祁镇这样的帝王来说,他习惯于只看结果。
    过程如何,细节怎样,不是他这样的帝王会考虑的事,他只看结果。
    能够办好他交代的事,手段如何他并不关心,中间有多少血腥也不重要。
    如果办不好,再多的情有可原,都是有罪。
    过去的二十多年,朱祁镇一直是这么做的。
    所以,他宠信王振,无以倍至。
    因为王振永远能办好他交办的任何事。
    不高兴的时候,王振能让他高兴,朝臣聒噪的时候,王振能让他们闭嘴,自己要出兵北征,王振能第一时间准备好一切。
    帝王者,唯我独尊。
    我只需考虑“我”便是。
    王振嚣张跋扈,劣迹斑斑,朱祁镇当然知道,但是他不在乎。
    一条老狗而已,忠心得力会办事就够了,事情办的好,何妨给他些恩宠,细枝末节,不需在意。
    以这样的思维习惯,去看待朝中的大事。
    朱祁镇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
    他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大明如今的皇帝,对他充满着愤恨和不满,在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打压,削减他的影响力和地位。
    这段时间朝局当中发生的事情,他光听就知道肯定有错综复杂的内情,也听出了皇帝所谓的种种“情有可原”。
    但,他习惯看结果!
    结果就是,他在朝中信任的诸多大臣,以及力主迎归的大臣,一一被贬被杀。
    尤其是,许彬等人一案当中,他这个弟弟展露的谋算,还有拿到传讯诸边的诏旨。
    让他感到胆战心惊!
    整整一夜的思索之后,朱祁镇得出了一个难以置信,但是却又无法反驳的结论。
    那就是,或许相比回京,呆在瓦剌他反而可能是更安全的。
    这令他感到无比的荒谬,但是,却是事实。
    至少在瓦剌,虽然苦寒,但是也先不敢对他做什么。
    大明的太上皇,死在瓦剌,无论是以何种形式,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