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百七十章:使团抵达

第四百七十章:使团抵达(1/2)

热门推荐:
    呼呼的北风吹过,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上生疼。
    广袤的草原上,枯黄的草成片伏倒在地。
    朱鉴不是头一次到瓦剌出使,但是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再看仍旧感到惊讶。
    这几年来,天冷的来的越来越早了。
    如今才是九月份,但是草原上却已经像是到了初冬一样,除了没有下雪,早晚的天气,已经逼的人不得不穿上棉服。
    长长的使团车队缓缓向前走着,朱鉴等人骑在马上。
    抬头看了看中天的太阳,副使李实侧身对着一旁的袁彬问道:“袁将军,日落之前,我们能够到达瓦剌老营吗?”
    自从土木之役以后,袁彬从瓦剌到大同,宣府各处替太上皇传话,这来回的路线,他可能比很多瓦剌的部落还要惯熟。
    同样抬眼看了一下天色,袁彬道:“李大人放心,照我们的脚程,用不了日落,最多再有两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车队继续向前行进,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远远的便可以看到前方有一团黑点。
    据袁彬说,那就是瓦剌老营了。
    不过,众人还没来得及高兴,一阵马蹄声响起,不远处窜出四五十个瓦剌兵士。
    这些人,腰上别着弯刀,手中是已经张开的弓弩,为首者明显身份不凡,手持一柄带着花纹的长剑,背负长弓,一身瓦剌贵族装扮。
    “来者何人,即刻放下武器!”
    人未至声先到,粗犷的嗓音随着勒马的声音响起,顷刻之间,使团已被包围。
    在一阵呼啸声中,这支瓦剌的队伍,便将车队围了起来。
    见此状况,使团的随行护卫立刻警戒起来,抽出长刀,不约而同的聚拢在朱鉴等人的身旁。
    待那个瓦剌贵族到了近前,众人才看清楚,他的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看着十分吓人。
    朱鉴等人还未开口,一旁的袁彬倒是有些激动,道。
    “伯都王阁下,我们又见面了。”
    与此同时,随行而回的纳哈出看清了来人,也翻身下马,行了一个标准的蒙古礼节,道。
    “阁下,我奉太师之命出使大明,已拿到大明皇帝国书,这些人,是大明皇帝遣派的使团。”
    刀疤脸大汉显然也有些意外,不过旋即脸上便露出一丝喜色,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的人放下手中的弓弩,然后他自己翻身下马,走到袁彬的面前,道。
    “袁校尉,你终于回来了,你不在的这些天,太上皇陛下十分想念你,你们这次过来,是想要将太上皇陛下接回大明吗?”
    袁彬点了点头,然后便后退两步,将朱鉴等三人露出来,道。
    “伯都王阁下,这位您应该认识,是上次出使过的朱鉴大人,这两位分别是礼部侍郎李实大人,大理寺少卿罗绮大人。”
    “奉我朝陛下旨意,前来和太师商议迎回太上皇之事。”
    朱鉴三人也下了马,来到伯都王面前,拱手为礼。
    显然,伯都王还记得朱鉴,直接便问道。
    “你这次来,可是要迎太上皇陛下回京正位?”
    朱鉴的神色一滞,不过也只是片刻,便笑着道。
    “阁下,我等此次前来,是代表大明和瓦剌谈判,本使身上带着我朝陛下的亲笔信函,天色将晚,可否请阁下引荐我等先见太师一面,如何?”
    伯都王还沉浸在见到袁彬的激动当中,一时没发觉到朱鉴在转移话题,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道。
    “好,今日我刚好游猎,打到了一只羚羊,今天晚上,可以好好款待你们。”
    于是,使团重新上路,不过这一次,多了几十个瓦剌士兵跟在后头护送。
    伯都王陪在袁彬身边,不住的询问着大明的风物,袁彬也趁机旁敲侧击的打探了一下太上皇的近况。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瓦剌大营的轮廓。
    又往前走了没多久,营中出来一队数百人的骑兵,为首者身上装金饰玉,看起来气势非凡,唯独左边的衣袖,却空空如也。
    于是,车队缓缓停下,伯都王带着自己的手下,率先迎上,跪地道。
    “见过太师!”
    紧接着,纳哈出也跟着翻身下马,跪倒在地。
    见此状况,朱鉴眸光闪动,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来人正是也先!
    相较于和伯都王刚见面时的防备,或许是已经得了消息,也先显得十分的客气。
    他的身后,跟着数十位瓦剌贵族。
    来到车队近前数十步时便带着人翻身下马,步行迎了上来,甚至都没有管跪在地上的伯都王,热情的迎了上来,道。
    “大明的使节,我们又见面了!”
    朱鉴带着李实等人下马,脸上同样带着笑意拱了拱手道。
    “多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