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二十章:内阁利弊

第三百二十章:内阁利弊(1/4)

热门推荐:
    文华殿中,朱祁钰好整以暇的望着王文,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单看王文如今的这副表现,便知道,这趟内阁,他没有白跑。
    摆手让人给他上了杯茶,朱祁钰问道。
    “先生此言何意?”
    王文心知,这是天子在考校于他,不敢怠慢,整理了下语言,便开口道。
    “今日臣和成公公旁听阁议,虽然所议的事情简单,时间也不算长,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先说王翱此人,他素在地方巡按,于京中并无牵扯,蒙陛下恩重,出任首辅,但实则举步维艰。”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在这朝堂上并不是什么秘密。
    事实上,当初王翱出掌内阁,朝堂上的不少大臣,都并不看好他,甚至在暗中想要看他的笑话。
    一是因为他自己在京中没有什么势力,骤登高位,在京中很难立刻站稳脚跟。
    二是因为内阁和六部不同,内阁是群辅,并不像六部一样存在上下级之分,他这个首辅若是遇到强势的阁臣,分庭抗礼乃至将他架空也不是没有可能。
    直白点说,在六部当中,上下级明显,佐贰官如果不听上官的命令,那么就是违抗上命。
    但是在内阁当中,大家地位相同,都有票拟之权,只是负责的事务不同而已。
    首辅不是上官,也就没有权力对阁臣发号施令,若遇强势的阁臣,将首辅晾着,别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当时陈循等人在经筵上当众孤立王翱,就是内阁斗争的一种体现。
    感叹了一声,王文继续说道。
    “但是今日一看,内阁局势已成,高谷和江渊同一立场,俞士悦和张敏同一立场,王翱这个首辅,居中裁决,竟起一锤定音之效,可见此人已深谙内阁平衡之道。”
    应该说,王翱这个首辅,没有属于自己的跟脚势力,很容易被底下的人联合起来架空。
    但是王文今日一看,却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在内阁的氛围当中,是以王翱为尊的。
    这一点,在阁议的最后体现的尤为明显。
    当时,王翱给出的最终结论,高谷明显是不服的,但是他却没有出言抗辩。
    这不止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而是权威的力量。
    短短的数月之内,王翱在内阁当中,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
    对此,朱祁钰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淡淡的道。
    “这是应有之意,内阁虽无上下之分,但身为首辅,自当能够在诸阁臣之中居中平衡调和,这是王翱的本事。”
    应该说,要当好一个内阁首辅,其实是很难的,这其中有一个火候的问题。
    内阁深处内廷和外朝之间,起居中调和的作用,所以它不能和六部一样,上下分明,由主官掌控。
    因为如此一来,便容易滋生权臣,堵塞言路,隔绝内外。
    只有内阁的每一个大臣,都有票拟之权,能够自由沟通内廷和外朝,相互牵制,才能保证内阁的作用顺利发挥。
    这就决定了,首辅不可能彻底掌控内阁,一旦出现这样的人,必然会第一个被天子干掉。
    但是作为内阁名义上的主事人,若是阁臣天天跟首辅呛声,视首辅于无物,真的让首辅变成了和其他阁臣完全一样的地位,那同样也是不称职。
    既不能完全钳制其他阁臣,将其变成自己的下属,又不能让他们跟自己平起平坐,要让他们对首辅保持相当的敬畏之心。
    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拿捏,需要的手段也十分高明。
    这才是王文评价王翱不简单的原因。
    轻叹一声,王文的口气有些复杂,道。
    “阁议之制,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匠心独具,长此以往,首辅在内阁的超然地位便不可动摇,王翱并不结党,但却能让内阁拧成一股绳,我不如他。”
    有些事情,说出来简单,但是没捅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的确很难想到。
    阁议的形式看似简单,但是它却打破了内阁各自为政的局面。
    在没有阁议的时候,内阁的几个阁臣分别掌管自己的一摊子事,基本完全独立,首辅的存在可有可无。
    但是阁议的制度一旦确立,那么在很多朝政大事上,内阁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
    这是最可怕的一点!
    虽然内阁实际执掌的内容,也就是相当于各部的侍郎,没有六部主官一样的事权。
    但是他们的品级都很高,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在某件政务上达成一致,那么在朝中的地位决然不可小觑。
    阁议正是起到的这个作用。
    内阁势力割据,这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就王文所看到的,高谷明显和江渊是一派,张敏和俞士悦是一派。
    但是同时,张敏和陈循走的很近,陈循和高谷又是多年的好友,所以张敏和高谷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