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

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2/2)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这互市,怕是开不起来的。”
    要说和别的部族互市最为频繁的,不外乎是前宋之时,但是前宋的覆灭,也给了大明的朝臣,一个强大的警示。
    虽然说,前宋之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一点,但是终归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关内的民族因为占据着最优渥的生存环境,天生就会被关外部族觊觎。
    在中央王朝强盛的时候,关外部族自然是蛰伏下来,苟延残喘。
    但是一旦他们变得强大,或者是中央王朝出现动乱而变得衰弱,他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朝关内进发。
    所以历朝历代,实行的边境政策无非就两点,遏制关外的发展,保持中央王朝的稳定。
    无论是战争,还是禁止互市,都只是抑制关外部族变得强大起来的手段而已。
    盐,茶,铁,粮,甚至是布匹珠宝,这些物资在大明境内司空见惯,但是在草原上,却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一旦这些物资足够,蒙古的部族可以迅速获得发展,变得强盛起来。
    这才是大明不开互市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于所谓的自矜上国,不愿自降身份和外族交易,不过是民间谣传罢了。
    大明在洪武和永乐时期,其实曾经尝试过,针对跟大明关系较好的少部分部族,有限程度的开放互市。
    但是结果很不好。
    大明的商人们,因为跋山涉水前往边境展开贸易,而且交换过后,需要运回内地周转,成本很高。
    再加上大明处于贸易的优势地位,这些商人通常将价格都定的很高,数倍于内地的物价。
    因此,有很多的蒙古部族,往往会选择铤而走险,抢了东西之后扬长而去。
    甚至到了后来,这些部族根本就不再交易,而是直接带着骑兵过来掳劫市场。
    这么一闹,商人们人人自危,不愿意拿性命冒险,再加上朝廷本身就担忧互市会让蒙古部族发展过快,威胁到王朝安危。
    朝廷,民间,两方都没有意愿,这互市自然也就开不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