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十九章:满朝跪谏

第五十九章:满朝跪谏(1/2)

热门推荐:
    午门前的广场上一片议论之声,但是前排的几位大佬却都十分沉静,只不过所有人的眉毛都紧紧地拧在一起,显然心中并不似他们面上这么平静。
    朱祁钰也不催,他知道,这是这些重臣,在衡量利弊得失。
    这种大事,必然要经过一番审慎思虑才是。
    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的确都十分犹豫!
    京营的份量,的确是太重了!
    李贤提了两个条件,但是实际上还有隐晦的第三个条件,那就是文臣对勋戚的打压到此为止。
    至少,因为土木之役当中勋戚的过错而进行的打压,到此为止!
    李贤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到了他们这种身份地位,很多话都不用明说。
    勋戚一脉,已经让步到了如此程度,如果文臣还是死死抓着不放,那么武臣这边倾力反扑起来,文臣这边也未必就真的能受得住。
    更重要的是,这个当口,一旦因为文武之争导致战事有失,那到时候责任可全都是文臣这边的。
    毕竟,京营的份量,已经足以代表勋戚和解的诚意了。
    但是……
    顾兴祖等人暂且不说,勋戚这边一下子要通过三个实职都督,这笔买卖,是否划得来?
    足足过了近半炷香的时间,朱祁钰才抬了抬手,在礼官的主持下,朝会重新恢复了秩序。
    朱祁钰偏了偏头,将目光放到王直的身上。
    这桩事情,说到底,还是要他这个百官之首来敲定。
    其他人的份量都不够!
    王直对这一点也清楚,短短的片刻之间,他心中亦是已然有了决断,开口道。
    “郕王殿下容禀,无论是京营提督大臣,亦或是五军都督府都督,皆是朝廷重器,所谓恩出于上,此事本该由君上决断,然如今天子蒙尘,我文武百官悉惟殿下总摄大政,故老臣之意,此事当由殿下代天子决断。”
    这就是变相的同意了……
    说到底,还是京营的份量太重了!
    重到哪怕文臣知道,这是勋戚抛出来的一块饵,还是忍不住要吞下去。
    毕竟,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就像李贤刚刚说的一样,实职都督的任命,有廷推固然更加名正言顺,但是不经廷推,由君上直接简拔才是常态。
    如今情况特殊,天子被掳,在廷推当中,文臣的人数是占据优势的,这才能够卡着实职都督的任命。
    但是卡的了一时,卡不了一世,日后局势稳定,新君继位,总有一天还是会任命的。
    倒不如趁此机会,狠狠的敲勋戚一波竹杠。
    要知道,京营可是这帮勋戚的心头宝,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让他们吐出这块肥肉,基本上没什么可能。
    所以王直衡量了一番,很快便做出了决断。
    王老大人说的委婉,但是朱祁钰自然听得明白。
    没有反对,便是同意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又对于谦道。
    “于尚书,丰城侯提议由你来提督京营,你意下如何?”
    “臣悉惟殿下之命!”
    于谦倒是没怎么犹豫,直接了当的便接了下来。
    有了王直这个百官之首的首肯,再加上于谦这个分管兵事的九卿点头,这件事便算是基本成了。
    但是朱祁钰还是挨个询问了剩下的几个九卿以及内阁大臣的意见。
    他们的想法基本和王直一致,自然也都是大同小异的应了下来。
    于是朱祁钰便开口道。
    “既然各位重臣皆无异议,那便照此办理,命兵部尚书于谦,提督京营,总领京畿内外防务。”
    于谦上前一步,道。
    “臣领命!”
    朱祁钰又道:“另,擢成安侯郭晟,忻城伯赵荣,驸马都尉石璟,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分别执掌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及后军都督府。”
    勋戚一脉当中,郭晟等三人出列,齐声开口道。
    “臣等谢朝廷恩典。”
    尘埃落定,文臣和勋戚两边都各自回列。
    这一番任命,虽然和最开始预想的不尽相同,但是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除了左顺门背后的孙太后!
    她老人家紧紧捏着手里的帕子,仿佛跟那帕子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这番朝会,文臣和勋戚两相得利,唯一有损失的,就是位居宫中的太后娘娘了。
    不用动脑子想,孙太后也明白。
    京营到了于谦的手里,是绝不会再让她这个后宫太后,指挥的了一兵一卒的!
    “郕王……”
    死死地盯着门外一脸平静的朱祁钰,孙太后脸上勾起一抹冷笑,轻声道:“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你,狼子野心之辈,既然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