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九百零七章:抉择

第九百零七章:抉择(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实在是没有气量。”
    话音落下,朱鉴的脸色明显一变。
    这个沉貔貅,平时不说话,一说话就能噎死人。
    他看似说的简单,而且是以感叹的口气,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实则是在提醒朝臣们。
    不要忘了这位朱阁老以前做过什么事。
    争权夺利,攻讦朝臣,王翱有没有不一定,但是,这位朱阁老可真真是一把好手。
    兵部,刑部的尚书都不在京,这种级别的谈话,显然,他们是插不上嘴的。
    其他的各部,也就剩下了都察院的陈镒和礼部的胡濙。
    按理来说,胡老尚书资历最老,理应他来压轴,但是,这一回,陈镒却并没有上前,而是稍等了等。
    胡濙略有些诧异,但是,他本身也不是拘泥这个次序的人,以他老人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什么时候发言,都无所谓,他并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自己的话语权。
    既然陈镒落后了半步,那么,想必有他的考虑。
    思忖片刻,胡濙也上前道。
    “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内阁自首辅大人上任之后,运转平顺,虽然偶有阁臣相争,但是首辅大人并未介入,亦没有令内阁因此停摆,臣以为,首辅大人或许有不周到的地方,但是,称一声尽职,并不为过。”
    虽然是不经意之间,但是,胡濙其实也隐隐强调了某阁老之前的所作所为,总体来说,对王翱也是持肯定的态度。
    有胡濙的这句话,其实已经大局已定。
    虽然说陈镒还没有表态,但是这种情况之下,他显然,也不可能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不过,他落到最后的这个举动,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随着胡濙的话音落下,陈镒总算是上前拱手开口,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回答天子刚刚的话,反而提起了另一桩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首辅大人是否尽职,有目共睹,不需多言,但是,参与殿试的其他三位阁臣,有徇私举动,确实抵赖不得。”
    “今日朝议,乃议殿试舞弊一桉,如今江渊既然已经承认,他伙同萧镃等人操纵殿试,那么,理当予以处置。”
    “除此之外,此事根源之处,还是如陈尚书方才所说,朝廷风气不正,纲纪不振,诸臣只知明哲保身,不能持身公正。”
    “殿试一桉,不过官场一角,但见微知着,亦不可不慎,都察院监察百官,官场风气若此,科道官员责任难以推卸,臣身为总宪,惭愧之极,请陛下降罪。”
    啊这……
    陈镒这番话,说的沉重至极,引得在场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应该说,陈总宪这话,说的倒是没什么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把话题拉回到殿试一桉上,也是在帮王首辅。
    可是,问题就在于……
    这咋还有抢着承担责任的呢?
    刚刚陈循把责任归到吏部头上,已经是有些牵强了,但是总归是替天子和太上皇背锅,也就算了。
    这事也没人会去细究。
    可现在,陈总宪这是在做什么?
    自己找罚?
    底下一众大臣不由有些迷惑。
    但是,一旁的一干重臣,脸色却变得有些耐人寻味。
    尤其是王文,望着陈镒的目光,隐隐有几分不善……
    不过,陈镒显然并不在意,相反的,他说完之后,虽然看似目不斜视,但是隐约之间,似乎又将目光落在了陈循的身上。
    与此同时,陈循的眉头微皱,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陈镒毕竟是风宪之首,他如此态度,朱祁玉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目光动了动,他望着陈镒的目光有些若有所思,但是,面上他却依旧十分平和,开口道。
    “总宪不必自责,官场风气不正,并非一日,前有王振擅权,忠直之辈多受打压苛待,如今王振一党虽已清算,但官场风气想要扭转,却非一日之功。”
    “近来朝廷诸事还算平顺,离不开诸卿齐心协力,尤其是前番清丈田亩,整饬军屯,都察院与兵部合力,深入各地,此大政方能推行,科道有功,朕实知之。”
    略停了停,朱祁玉的脸色肃然起来,继续道。
    “殿试一桉,既然江渊已然认罪,那么便该处置,江渊身为内阁大臣,勾结翰林学士萧镃,操纵殿试,扰乱朝廷抡才大典,有负朕心,当以渎职论处。”
    “念及其并未与程宗等人勾结,收受贿赂,着罢去官职,流放铁岭卫,以示惩戒。”
    “翰林学士萧镃,贪念作祟,持心不正,亦当同罪,念其遭人构陷,且有悔过之意,从轻处置,着罢去官职,永不叙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