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九百零四章:图穷匕见

第九百零四章:图穷匕见(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继续登上高位的。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却毋庸置疑,是陈循想要让江渊想起的“初心”。
    事实上,到这为止,就是江渊听到这番话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
    但是,这显然并不是陈循最终要表达的意思,因为,这对于眼前的局面来说,毫无用处。
    这也是江渊始终觉得,自己隔着一层窗户纸,朦朦胧胧的抓不到最终窍要的原因。
    陈循给的引导够多了,再多,就过分明显了。
    最终的这一点,只能靠江渊自己来悟!
    上首天子神色波澜不惊,静静的望着额头上满是汗水的江渊,既未继续询问,也未阻止。
    这便让江渊心中一下子安定了不少,深吸一口气,他叩首于地,沉声开口,道。
    “陛下,臣之罪责,不敢推脱,然臣不过内阁一普通阁臣尔,于十位读卷官中,亦非资历,职权,才学最出众之人。”
    “即便只是参与读卷的内阁众人,臣论实务见识,不如张阁老,论胆识功绩,不如朱阁老,何以令二人对臣俯首听命,愿意共同说服萧学士?”
    “更遑论其余六位读卷官,皆出自六部,与臣并无统属交际,仅凭臣一人,何以令诸人缄默不言,操纵殿试,动摇抡才大典?”
    这话当然不是在问天子,当然,也不是像刚刚一样,在否认殿试当中存在舞弊行为。
    江渊的这番话,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殿中有政治嗅觉灵敏的,已然隐隐察觉到,这股山雨欲来的低压。
    终于,在一片寂静当中,江渊开口道。
    “陛下明鉴,此次殿试,十位读卷官内阁独占其三,群臣非忌臣之势而缄默也,实忌内阁之势尔。”
    “内阁三人,臣并非最出众之人,却以臣为主同萧学士商议,非忌臣也,实忌荐臣三人为读卷官之人尔!”
    得了,这句话,便算是彻底挑明了!
    群臣齐刷刷的目光从江渊身上移开,落到了内阁最前端,面色沉沉的首辅大臣,王翺身上!
    江渊这句话含义十分明显,那就是,操纵殿试的事情的确存在,但是,真正的幕后主使不是他,他也没有这个能耐让群臣俯首。
    不论是张敏,朱鉴,还是其他的各部侍郎,他们之所以愿意配合,不是忌惮江渊这个普通的内阁大臣,而是忌惮的是内阁,忌惮的是,地位堪比七卿的内阁首辅,王翺。
    要知道,作为内阁的首辅大臣,当初商议殿试读卷官人选的时候,就是王翺提议,让内阁的三人参与读卷的。
    这一点本没什么异常的,殿试本就该让翰林院和内阁来主导,王翺身为首辅大人,在这一点上积极争取利益,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举荐的行为,却被江渊拿出来,作为攻击王翺的手段。
    而这,就是陈循给江渊指的“明路”,或许,也是陈循真正的目的。
    所谓“初心”,指的不单单是江渊入仕入阁的‘初心’,更重要的,也是陈循真正想要提醒江渊的是,他斗倒萧镃的‘初心’。
    早在陈府的那一次,他们闹翻的时候,江渊的态度就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他筹谋这些,想要的就是翰林学士的位置。
    对于江渊来说,他缺乏地方的经历,在刑部干了些年头,但是也只能算是中庸,背后若非站着陈循,他入阁都不容易。
    所以,他想要继续前进,所谋求的,只能是士林声望,想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在清流当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位置。
    翰林学士,是最好的选择。
    而萧镃,就是挡在他前头的人,所以,才有了这场殿试的构陷。
    正因如此,江渊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当他刚才捕捉到来自内阁那一闪而逝的目光时,他忽然便明白了,他搞错方向了。
    陈循要提醒他的是初心,但是,他只是想要,让江渊回忆起,他最初时候的打算。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波折,没有天子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没有萧镃割脉自杀,自证清白的事,那么,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寻求王翺的帮助,让他助自己掌握翰林院!
    想到这,江渊便算是豁然开朗。
    陈循真正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他,而是想要针对王翺这个内阁首辅!
    这样的人,才值得陈循花了这么长的时间,筹谋布局,等待机会。
    江渊……还不够格!
    对于江渊自己来说,也只有搬出王翺,才能减轻自己身上的罪责。
    他最大的错误,是操纵殿试,这一点,已经是辩无可辩,但是,幕后之人是谁,却可以再论一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