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辣妻重返1980 > 第453章 不能断了他的通天路

第453章 不能断了他的通天路(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让客人来厨房包饺子呢。
    倒是,孙商河和朗景山都沉默了下。
    “姨,我、”孙商河先开口,“我已经很多年没和家人一起包过饺子了。”
    自从他妈没了以后,他每年过年就像是孤魂野鬼一样,随便对付了。
    不是不会包饺子,而是一个人,每次一包饺子,就能想到他妈坐在小墩子上,一边包饺子,一边碎碎念叨叨他。
    以前觉得他妈太啰嗦了,有些烦,后来没了妈之后,才发现有个妈能够啰嗦叨叨,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孙商河这话一说,厨房顿时一片安静。
    朗景山也跟着道,“我妈去年没得,去年她病得最重的时候,年三十那天,她半倚在炕上,给我和莹莹包了二十个饺子。”
    后来,再也没后来了。
    今年过年他也没包,一包饺子就让他想到,他妈病入膏肓的时候,还倚在炕边,想让他和莹莹两人吃口热乎饺子的劲。
    一边疼,一边包。
    这几个孩子都可怜。
    没妈的孩子,就像一根杂草,再也没人心疼了。
    顾宁听得说不出话来。
    当妈妈的刘淑珍最是见不得这一幕,她眼眶跟着一酸,把擀面杖下厚厚的一沓子饺子皮推过去,“来,一块包,今儿得让你们包个够。”
    几家子的人凑在一起,这饺子能少得了吗?
    一听这话,朗景山和孙商河都跟着嗳了一声,朗景山还好,他妈走了以后,还有个妹妹要照顾,起码算是个精神依托。
    孙商河不一样,他和他妈从外地逃荒到安州市来的。
    他妈一走,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已经一个人好多年了。
    他看着厨房围着案板包饺子这热闹的一幕,突然声音有些哽咽,“姨,我、我可以每年,都来家里包饺子吗?”
    他有些难以启齿。
    但是,自从他妈走了以后,他就再也没这么热闹过了。
    这话问得小心翼翼,刘淑珍这个当妈的是最见不惯,她温和道,“要是不嫌弃,你就尽管来。”顿了顿,看了看朗景山,“还有小景也是,你们都是宁宁的朋友,也算是我的半个孩子了,往后想上门,可以随时回家。”
    刘淑珍不会漂亮话,她是个实打实的老实女人,心里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
    正是这般,越发让人觉得珍贵。
    孙商河和朗景山对视了一眼,齐齐地朝着刘淑珍说,“谢谢姨!”
    顾宁看到这一幕,也跟着高兴起来,她庆幸她妈是这种好脾性,在她在大年初一带回来朋友的时候,她能够这般对待他们。
    因为顾宁有认识的同学,一旦同学带朋友回去,她那个同学的妈必然要摔摔打打。
    满是不悦。
    时间久了,那同学妈的脾性在班上也都传开了,弄到最后,那同学也没了朋友,怪可怜的。
    正是有这样对比,才显得她妈是真的好。
    趁着去帮忙舀水和面的功夫,顾宁偏头,朝着刘淑珍低声道,“谢谢妈!”
    刘淑珍嗔了她一眼,“都跟你一般大的孩子,当妈妈的能多狠心?”
    话落,瞧着眼巴巴望着白面团儿的莹莹,她便揪了一团面团下来,递给莹莹,“自己去小案板上玩儿去。”这也是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她才会舍得给面团儿让孩子玩儿。
    以前在顾家的时候,条件不好,阳阳敢玩儿面团,那可是等着挨揍吧!
    莹莹抿着唇笑着小声道谢。
    顾宁顺势把莹莹在他们家吃饭的事情说了,“莹莹托儿所伙食不好,小景的厨艺又一般,妈,以后让莹莹中午来我们家吃饭,让她和阳阳吃一样的就成了。”
    反正一个孩子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顿了顿,顾宁有几分不好意思,“不用特殊做,咱们吃什么,莹莹就吃什么。”
    刘淑珍瞪了她一眼,“你是已经答应了吧?”
    这孩子就这点不好,喜欢先斩后奏。
    顾宁作势给她按摩,“妈,您最英明。”她还补充了一句,“妈,莹莹很乖的,咱们不用特地带她,只用管饭就行,放寒假期间,饭我来做,”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刘淑珍自然不会拒绝,何况,她也稀罕莹莹那小团子。
    长得漂亮不说,又乖巧,瘦巴巴的一团儿,瞧着就让人心疼。
    “成的,妈答应了。”
    “妈,你最好了。”顾宁抱着刘淑珍的胳膊撒娇。
    负责去接水,和面的朗景山和孙商河看到这一幕,两人都顿了一下,眼里有着说不出的羡慕。
    他们算是体会到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朗景山抿着唇角,将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