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九十六章 项目代号......

第六百九十六章 项目代号......(2/3)

对徐云说道:

    “徐顾问,这其实也是个巧合——之前咱们不是和毛熊那边达成了可乐换冬小麦的约定了吗?”

    “然后最近组织上的领导们发现这种贸易会影响华夏币汇率,加上国际形势说变就变,于是便加快了项目的立项速度。”

    “毕竟咱们这个人口大国消耗的粮食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粮食就是咱们的命脉,能早一个月实现粮食自由就能多吃到一个月的红利。”

    徐云闻言摸了摸下巴,轻轻哦了一声。

    合着是这么回事.

    他没问周开达和袁国粮怎么会知道首长的想法,毕竟袁国量的老师侯光炯可是华夏的土壤和粮食专家,组织上讨论这些事是不可能避开侯光炯的。

    这也是袁国粮为啥会把介绍的机会交给周开达的原因,自己老师打听到的事儿,自己说出来不太合适。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问道:

    “那么周老师,组织上有规划实验地址吗?”

    说罢。

    徐云便紧紧盯着周开达,表情有些凝重。

    周开达点了点头,朝众人的南边同时恰好是窗户的方位指了指,说道:

    “有,组织上给了我们四个地方选择,分别是川南、琼海、江南和荆楚。”

    “最终经过讨论,组织上决定信任小徐你的提议,将育种基地选在琼海省——不过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专家的反对。”

    徐云顿时胸口一松。

    是琼海就好.

    早先提及过。

    这年头国内的杂交水稻研究还处于很初始的阶段,大多数人认为的水稻最佳种植地应该在江南或者长江流域一带。

    因为袁国粮发现野生不育株之前没人能够从技术上进行杂交水稻育种,因此很多人认为杂交水稻的日照和大多数原生水稻是差不多的。

    但实际上。

    杂交水稻的二到五代本对于日照的要求极其精细,唯有琼海才是最合适的地点。

    原本历史中。

    兔子们.或者说袁国粮团队浪费了足足六年时间,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虽然他们最终进行了纠正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浪费的时间却无法收回了。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徐云便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李觉。

    如今看来组织上对自己确实非常信任,即便有很多专家反对,他们依旧将地点放在了琼海。

    当然了。

    徐云肯定不会就此去记恨那些反对的专家,他们也是为了国家资源考虑。

    毕竟在袁国粮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之前,没有任何人知道杂交水稻的特性,更不知道日照对于它们的影响会如此之大。

    用未来的视野去嫌弃、责怪这个时代迂腐滞后,其实是一种很low的行为。

    在确定了项目执行的地点之后,徐云便又问道:

    “那么周老师,农场的规模和投入呢?这方面有多大?”

    周开达在这些天已经快把相关数据背的和自己的名字一样熟练了,于是很快便说道:

    “试验农场以琼海南江农场为主,那是一处地理位置很好的国营农场,在琼海的岛崖县。”

    “南江农场可以进行三季稻试验,整个农场的定植是1000亩,不过我们试验田大概就几十亩左右吧,甚至可能更少一点。”

    “按照我和老袁的预期,一季只要能出两万个完整的穗头进行筛选,就算完成我们的当季预期了。”

    听闻此言。

    一旁的袁国粮也跟着点了点头,示意赞同周开达的想法。

    作为一个县级国营农场,南江农场在琼海省的诸多农场中面积并不是最大的。

    甚至如果你真要排序,它的位次还会比较靠后。

    但它的日照、温度以及其他地理条件却极其优质,非常适合杂交水稻的培育。

    在徐云前往罗布泊的那段时间里。

    侯光炯便带着袁国粮和周开达去了一趟南江农场,在考察了农场环境后三人一致认为这里是个最佳的杂交水稻育种区域。

    不过在讨论种植规模的时候,三人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

    侯光炯认为可以多种一些水稻,比如说搞个二三百亩,毕竟目前国内缺的是粮食而不是耕地。

    加之组织上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可以放开手去做。

    但袁国粮和周开达这两个年轻人却表现出了与年龄截然不同的沉稳,他们认为杂交水稻的早期培育在精而不在多:

    按照徐云当初的想法,袁国粮等人准备在育种过程中引入花粉致死基因以及育性恢复基因。

    也就是在雄性核不育系rr中引入与花粉致死基因F,以及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