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五十五章 真相大白

第五百五十五章 真相大白(3/6)

集。

    当然了。

    由于项目组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天,因此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气球可以达到平流层飞艇的预设高度。

    或者奥秘某种意义上来说。

    王老他们今天要收集的正是气球爆炸瞬间的数据。

    没错,爆炸数据。

    虽然从明面上看。

    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会受到与运动无关的2个力。

    也就是合成浮力和球壳重力——其中前者实质是内含气体的重力和气压的合力。

    也就是球壳重力=球壳质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合成浮力大小=内外气体密度差*体积*当地重力加速度。

    同时在恒温近似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大气密度随高度指数递减。

    也就是随着气球上升,浮力大小会逐渐减小,

    直到浮力大小与球壳重力大小平衡的位置,气球便会停止上升,漂浮在高度不动。

    但这仅仅是理论情况而已。

    实际上。

    在上升过程中,球壳承受的压强差会迅速增大。

    所以在现实情况里。

    气球大多会在上升过程中因为承受不了内外压强差,从而发生破裂或漏气。

    而这种爆炸时的内外气压差数据,则可以给王老和刘有成团队提供很重要的研发参考:

    刘有成可以用来优化囊体材料。

    王老则可以来辅助飞艇结构的研发。

    至于这些数据如何采集......

    靠的自然是气球下方的小金属片和乔彩虹她们涂抹的涂料了。

    这个小金属片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铁氧体材料,它对气象多普勒雷达的电磁波有着特殊反射,可以传回很多高度数据。

    举个不恰当但很好理解的例子。

    它就相当于是一颗大型的降雨粒子,可以很容易被气象多普勒雷达锁定实时情况。

    至于涂料则包含了硼纤维以及环氧树脂,这些都是这年头工艺可以生产出来的材料。

    它们的特点是频率范围窄,气体爆炸的时候会形成明显的基团。

    这些基团的时速、高度通过气象多普勒雷达反馈计算,就可以还原出爆炸时的气体数据。

    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

    这个过程徐云并没有提任何意见,所有灵感都是王老和孙俊人以及刘有成他们讨论出来的。

    毕竟无论是材料还是原理都属于这个时代已知的概念,并不算特别超纲。

    倘若这种事情都需要徐云帮忙......

    那么兔子们也就不可能搞出核武器了。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

    这些气球慢慢升上了天。

    这二十个气球以四个为一组,材质分别分成了五类:

    乳胶、

    表面处理过的织物、

    溅镀处理的薄膜、

    聚酯薄膜、

    以及.....

    多膜共混。

    除此以外。

    这些材料中都加入了少许驴兄的顶浆分泌液。

    同时为了起到对比参考效果,其中有部分还从顶浆分泌液换成了驴兄的丁浆分泌液。

    在气球升空后。

    不同的材质很快展现出了不同的性质。

    其中被溅镀处理过的四个气球一马当先,飘在了最上方,看这架势直直奔着三五千米去了。

    表面处理过的织物气球则拖到了最末尾,并且和前方的四个批次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断代。

    数分钟后。

    织物气球停留在了一千米左右的位置,没有爆炸但也不再上升。

    见此情形。

    刘有成摇了摇头,立刻拿起一个小本子,在织物气球上画了个叉。

    高度一千米,飞行速度则最慢。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

    织物气球显然都没可能进入下一轮筛选了。

    与此同时。

    另一边的保铮等人也在飞快的记录着数据:

    “编号1高度1145.14米,风速8米每秒,气压88.46kPa.....”

    “编号3气球高度1453米,风速8.7米每秒,气压83.53kPa.....”

    “编号4气球高度......”

    过了片刻。

    显示屏上的一个小绿点忽然一滞,接着便开始迅速下坠。

    见此情形。

    保铮立刻抬起头,看向了刘有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