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六十一章 boom!!

第四百六十一章 boom!!(3/4)

方的理由,大肆去攻击另一方。

    其中杨老的抗压能力要好点。

    毕竟他遭遇的非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时已经94岁的杨老也不怎么与外界接触,眼不见为净。

    可王贻芳院士这些年是真不太好过,他那时候正值研究生涯巅峰,没少参加各种会议和接受采访。

    好在去年他带领了大亚湾团队完成了中微子振荡矩阵角的测量,这是现实中迄今为止华夏本土物理界对基础物理做出过的最大贡献,才勉强算是回转了部分口碑。

    只可惜这个成果的壁垒相对有些高,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件事儿。

    两位院士都有能力,也都一心倾心于科研,两人如今僵硬的关系着实令人遗憾而又惋惜。

    实际上不仅是科研领域。

    网文作家里头,就不乏头部作者却闹得很僵的例子存在。

    只能说人终究是有喜恶情感的生物,两个能力强的人未必就能看的对眼。

    而另一边。

    在潘院士来到身边后。

    卡洛·鲁比亚爽朗一笑,主动与他握起了手:

    “嘿,潘,我们有几年没见了吧?”

    潘院士笑着回了个礼:

    “有六年左右了,鲁比亚先生。”

    卡洛·鲁比亚到达蓉城的时间比较晚,当时负责迎接他的是侯星远和科院的另一位老牌院士,潘院士并没有亲自到场。

    所以眼下的这次握手,还是二人在数年来第一次面对面的碰头。

    松开手后。

    卡洛·鲁比亚看了眼远处的铃木厚人,很快又将目光投向了大屏幕:

    “潘,你们的工作人员已经把LHC的信号引入到了后台,你随时可以发布启动指令。”

    潘院士脸上恰当的浮现出了一股感激。

    这股感激有部分是逢场作戏,不过有部分也是真心。

    虽然CERN的入场严格来说只是一次互利的交易。

    但对于卡洛·鲁比亚个人而言,做出这种决定还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毕竟如果923.8GeV量级的粒子不存在,卡洛·鲁比亚肯定也就拿不到最理想的筹码去说服成员国理事会了。

    当然了。

    这抹情绪只是转瞬即逝,潘院士的脸色很快便变得有些凝重了起来。

    随后他与侯星远对视了一眼。

    得到侯星远的示意后。

    潘院士拉下耳返,对着麦克风说道:

    “LHC加速器的工作人员,现在进入设备启动前的最后确认环节,如果设备一切正常,请回复可执行信号!”

    片刻过后。

    一个巨大的英文单词出现在了屏幕上:

    【ready】。

    这个单词的后方还跟着一个【^^】的小颜文字,让现场有些紧张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见此情形。

    潘院士也不再犹豫,再次深吸一口气,说道:

    “开机!”

    随着潘院士一声令下。

    数万公里外。

    瑞士。

    CERN总部中的LHC对撞主控室内。

    一位额头锃光瓦亮的中年白人男子,同步按下了启动按钮。

    轰轰轰——

    不同于其他对撞机。

    作为当今世界上量级最高的对撞设备,LHC的隧道长度也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它足足有27公里长。

    这次被启用的是CMS....也就是紧凑渺子线圈,是一种通用型的粒子侦测器。

    随着设备的启动。

    CMS的中段区域开始注入了液态氦,用以保证超导磁铁不会超过运作温度。

    紧接着。

    一个质子同步推进器开始对铅离子束进行了加速。

    这是一个小型的直线加速器,又黑又硬但却很细,不停的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这是超导磁铁进入超导态的动静。

    片刻过后。

    一道浓密的离子束从质子同步推进器的管口喷射而出,径直的打入了主加速环那达到运作温度的温润腔道内。

    49个微秒内。

    主加速环便被灌注满了数以亿计的小微粒。

    接着很快。

    离子束中的总能量达到了600百万焦耳量级,如同蓄满了力的弓箭似的,从注入口发射了出去。

    26纳秒后。

    两道离子束便狠狠的对撞在了一起。

    众所周知。

    原子核形状近似为球体。

    但原子核被加速到接近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