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抽空看个星星

第三百六十二章 抽空看个星星(2/3)

热门推荐:
士在读。

    嗯,24岁,是研究生。

    他和徐云都是科大少年班的同学,当初二人住的还是同一间寝室,徐云没少被他的呼噜折磨。

    只是张和光最开始读的是理论物理,后来才转投到了天体物理的门下。

    从入学至今到现在,算起来二人认识也有好些年了,关系一直都还算不错。

    只是由于专业方向的原因,在公司成立后,徐云一直没找到把张和光喊来帮忙的机会。

    不久前。

    在察觉到组内成员气氛有些低迷后,徐云便联系上了张和光,希望来星系宇宙学实验室看看星星。

    张和光对此自然是举手欢迎了。

    “大家应该可以注意到,我们这层的墙壁虽然很光滑,但它的表面却各有起伏。”

    实验室里,张和光一边引路一边做着导游:

    “这其实是一个下而上弯曲的管形结构,以此来表现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时空弯曲的概念。”

    “至于另一侧的球型玻璃墙体,则是指代平滑过渡的空间三维曲面,视觉上的效果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接着张和光停下脚步,朝前方一指:

    “还有就是......你们看。”

    众人顺着张和光的指向看去。

    只见此时此刻。

    距离他们不远处的地面上赫然放着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个小铁球正在缓缓摆动。

    这个设备对于徐云这些搞物理的科研汪来说并不陌生,正是名声远扬的傅科摆。

    这是一个很原始、但却可以验证地球自转的设备。

    无论是在普通人认知的常规物理亦或是天体物理中,都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

    当然了。

    现实中的傅科摆由于空气阻力的缘故,是没办法真正做到自行摆动的——例如燕京科技馆的傅科摆,每天要工作人员手动启动三次......

    接着很快。

    张和光又带着众人来到了第二层。

    实验室第二层的画风依旧是清一色的银白墙体,给人以一种静谧、干净、高科技的感觉。

    不过与一楼布置不同的是,二楼正中心的天花板处不再是铺着玻璃幕布,而是挂着一个巨大的灰色半球。

    远远望去,仿佛它是从更高一层陷落下来的一般。

    徐云上辈子并不认识张和光,因此这其实也是他头一次参观星系宇宙学实验室,便忍不住问道:

    “老张,那个球是啥玩意儿?”

    “哦,你说那个半球啊。”

    张和光朝某个角落的方位指了指,那儿正摆放着几个模样特殊的沙发:

    “它叫动感发光地球,目前还在组装中,可以高精度的模拟地球全域....也就是各地的实时星空。”

    “等投入使用后,只要躺到那些懒人沙发上,然后再选取你想看的区域,就可以像躺在大草原上一样看星星了。”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设备,大致就是想看哪儿就看哪儿?

    这种模式倒是有几分类似网上的异地直播,也就是在某个地方当个摄像头开个柔和的bgm,向其他无法前来的观众直播实时车况、行人或者户外的一些景色。

    不过这种设备的受众显然不可能是张和光这种天天都能看星星的人,也就是说星系宇宙学实验室似乎是准备对外开放了?

    接着张和光又带众人参观了一些其他模块,最终抵达了......

    一处观测台外。

    观测台的基座是个非常标准的圆形,直径大概五六米,高度约莫半米左右,分成数道台阶供人行走。

    基座的正中央摆放着一架天文望远镜,从口径上来看大概400毫米左右。

    “其实吧,咱们庐州因为光污染的原因,市区内是不太适合做观测点的。”

    观测台边。

    张和光duangduangduang的拍了拍扶手,对众人解释道:

    “庐州最合适的观星点是在大蜀山和紫蓬山,可以看到不少美丽奇特的星象。”

    “不过今晚的条件不错,大家过来主要也是为了放松,我就和老徐商量着直接在校内观测了。”

    “咱们实验室一共有一架430毫米的主天文望远镜,一架60毫米的波望远镜,以及其他一些可以拆卸移动的设备。”

    “这台望远镜已经调试的差不多了,谁想先来试试?”

    “我我我!”

    张晗飞快的举起手,这个女博士的性格相当活跃,与众人熟悉后颇有些社牛的架势:

    “张博士,狮子座在哪儿呀,我可是标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