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伦琴:你了不起,你清高啊!(7.4K)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伦琴:你了不起,你清高啊!(7.4K)(3/5)

级在很大范围内是连续的,任何能量的光子进来都能被吸收。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话题回归原处。

    因此对于金属阳极而言。

    理论上根本不可能出现一束光从左侧穿过,接着又从右侧更下方区域出现的情况。

    要么完全被阻挡,要么从某个缝隙透过——但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射入点和射出点必然处于相同的位置。

    换而言之。

    生成这束异常光线的源头不是阴极也不是管内的空气电离,而是.......

    阳极本身!

    想到这里。

    高斯的心脏重重的漏跳了一拍,转头看向法拉第,问道:

    “迈克尔,阳极是哪种金属?”

    法拉第微微一愣,下意识便脱口而出:

    “钨板!”

    旋即他骤然想到了什么,猛的转头看向徐云。

    不过令他惊讶的是......

    徐云此时的表情,亦是夹杂着费解、震惊与疑惑。

    以法拉第的阅历判断......

    这还真不像是假的。

    随后他与高斯对视一眼,沉吟片刻,出声对徐云问道:

    “罗峰同学,肥鱼先生有说过为什么会选择钨板做阳极吗?”

    徐云这才回过神,再次一脸呆萌的摇了摇头:

    “我不到啊。”

    法拉第认真的盯了他几秒钟,心中不由产生了些许疑惑。

    难道说这事他真不知道?

    毕竟钨板这东西也算是常见电极,有些时候甚至要比锌板还更容易获得,实验室内并不少见。

    一块直径一厘米的钨板,也不存在成本高低的说法。

    加之“肥鱼”的居住地是尼德兰,那边又盛产钨板.....

    如此一来,用巧合倒也能解释过去......

    想到这里。

    法拉第虽然心中还有犹疑,但依旧缓缓收回了目光。

    看着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真空管的法拉第,徐云不由轻轻舒了口气。

    还好还好,这次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虽然从理论角度上来说,铜板、锌板都可以激发出这个特殊射线。

    但这些材质的激发条件比较复杂,最少需要一个高压发生器。

    高压发生器这玩意儿虽然不难找,但想要将它合适的加入阴极射线的研究过程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旦等到法拉第等人发现其实不需要高压发生器就能生成阴极射线,那么很容易便会将神秘射线的出现原因怀疑到自己身上。

    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

    徐云这次也确实没有引导法拉第等人发现新射线的打算,他的预期目标其实到阴极射线就完事儿了。

    结果没想到他费尽心思的将历史往前推了一小步,小麦这个二愣子...或者说气运之子,傻乎乎的再将历史往前踹了一脚......

    没错。

    气运之子。

    为啥要这么说呢?

    原因很简单。

    小麦发现的这种光不是其他东西,正是赫赫有名的.......

    X射线!

    历史上X射线的发现者是威廉·康拉德·伦琴,他发现X射线的过程被记录在了小学(还是中学忘了)课本上。

    那是在1895年11月8日的傍晚,伦琴例行开始研究起了阴极射线。

    当时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

    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电管接上电源,他看到封套没有漏光而满意。

    可是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小工作台上有闪光,闪光是从一块荧光屏上发出的。

    然而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进行几个厘米,这是别人和他自己的实验早已证实的结论。

    因此伦琴做出了一个判断:

    这不是阴极射线,而是一种新射线。

    后来伦琴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便给它取了个名字:

    X射线。

    再后来,一个经典出现了:

    某天他夫人到实验室来看他时,他请她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用X射线对准照射了15分钟。

    显影后。

    底片上清晰地呈现出他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很清楚。

    许多人时隔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