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向星空发出的挑战书!(下)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向星空发出的挑战书!(下)(2/3)

  所以并不是说一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远,普通望远镜就观测不到它了。

    在不考虑详细画面的情况下。

    讨论一架光学仪器能看多远,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愿意。

    折射式望远镜甚至能看到180个天文单位外+12.6视星等以下的任何星体——虽然只是一个小点。

    但若是不通过严密的数据分析,你永远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什么星球。

    所以筛选星体,这才是寻找系内行星最复杂的地方。

    就像之前说的。

    你选个好天气随手一拍天空,说不定照片里头就拍下了太阳系内的第九大或者第十大行星叻,但你压根不知道那玩意儿是啥。

    韦伯也好,哈勃也罢,还有华夏贵州的天眼。

    这些射电望远镜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于观测系外天体的。

    系内星体一般都是先拍个几百万张照片通过计算机筛选出有位移的图像,接着去计算轨道。

    然后按照轨道去推导某天某时某刻,它可能出现在哪个星区,赤经赤纬多多少。

    确定好以上这些信息。

    一架1.4米口径、1800年代水准的天文望远镜便足以发现它的踪迹。

    好了,言归正传。

    总而言之。

    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

    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确实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并且绝对绝对不是民科的类型。(这几天好多读者问如果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为啥没被发现,略感无力,nature的论文我放了,网站给了,然后又用自己的固有观念在做判断,实在不行搜一搜奥尔特星云成吗,它的半径都有一光年.....太阳系真没那么小,猫猫叹气.JPG)

    但另一方面。

    这个概念对于2022年的科学界来说都是一个前沿问题,更别提1850年了。

    按照徐云的打算。

    自己的任务很简单,只要协助高斯找到冥王星就完事儿了。

    再往后的卡戎啊、阋神星啊、鸟神星啊这些交给后世搞定就行。

    可谁知道小麦这货不讲武德,居然搞出了这么个大新闻????

    随后黎曼犹豫片刻,对高斯问道:

    “老师,那接下来咱们怎么做?继续计算那颗新天体吗?”

    “继续计算?”

    高斯扫了眼自己的学生,叹了口气,摇头道:

    “说的倒是轻巧,我们拿什么继续去计算天体的位置?”

    说着他抖了抖手上的演算纸,上头刻录着几道方程组:

    “我们只有柯南星的轨道公式,除此以外伴星的大小、组合星体的质心位置都不清楚,拿什么去推导更遥远的星球?”

    “更别说如今的天文望远镜在精度上还是有些不足,虽说探索天体更重要的是数据计算,但在观测记录有限的情况下,望远镜的成像效果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高斯的这番话不难理解。

    好比你是个钓鱼佬,在地球的海洋中想要寻找最大的鲸鱼。

    如果能知道它在多少经纬度的海面下方五百米处,那么普通声呐都能扫到它。

    但你若是不知道它的位置......

    就只能进行全球抽水了,需要的抽水机显然技术要求很高。

    同样的道理。

    高斯有了相关条件后能不能发现那颗真正的第九大行星尚且不讨论。

    但如果相关条件不达标,那他是肯定发现不了那颗行星的。

    说着高斯又朝徐云那儿瞥了几眼。

    脸色一苦,摆出一副气息奄奄的表情,长吁短叹道:

    “哎,可惜啊可惜,我这身子骨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也许死之前都没法去计算那颗行星咯.....”

    徐云:“......”

    这位数学王子,你的演技能再假点么?

    接着他微微叹了口气。

    虽然高斯这番话有些卖惨的嫌疑,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却也是真心话。

    按照历史轨迹。

    再过两三年,高斯的身体状况便会急剧恶化。

    最终在五年后与世长辞。

    如果没有变数出现。

    两到三年内,无论是数学还是天文仪器领域,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看了眼高斯。

    好家伙。

    自己思索短短不过半分钟,这个小老头已经在和黎曼嘱咐自己葬礼上该奏什么音乐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