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月票!!!)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月票!!!)(3/5)

汤便带着徐云从小牛坟头沿西南绕行,边走边介绍道:

    “至于这一带.....则是‘科学家之角’。”

    说着,老汤停在了一块墓碑前,指着上头的人名道:

    “这里是托马斯·杨的坟墓,一个举世闻名的怪才,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男人。”

    接着又一指墓碑的左侧,那里刻着一副壁画:

    “这里则埋葬着乔治·格林,一位去世还不满十年的科学巨匠,我当初跟着舅舅参加过他的葬礼.......”

    “这里是威廉·赫歇尔......”

    老汤的口才很好,他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徐云一边前进一边解说。

    整个过程中,徐云的表情也很显得郑重。

    虽然他相当反感那种将虚构的成就套在外国人头上的做法,但在这些有真才实学的西方先贤面前,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足的。

    他们的许多成果福泽深远,华夏也包含其中,这些智慧结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半个小时后。

    老汤停留在了最后一座墓碑前,抬头瞻仰着挂在墓碑上的肖像画:

    “.....这座是约翰·道尔顿先生的坟墓与墓碑,也是距离现在年代最近的一座,新建不过六年。”

    说着说着。

    老汤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明显的艳羡,感慨道: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碑啊......也不知道我死之后,有没有机会能被埋葬在这里?”

    徐云抬头看了眼这个感怀人生的青春版大佬,没有说话。

    开玩笑。

    你可是未来的开尔文勋爵好吧?

    未来你不但会被埋在这里,位次还会相当靠前呢。

    实际上不仅仅开尔文。

    小麦、达尔文老达、法拉第、斯托克斯......

    这些与徐云有过数面之缘的人,死后都会被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其中达尔文的墓甚至就在小牛旁边,再过一百多年还会加上个叫做史蒂芬·霍金的‘晚辈’。

    话说回来。

    等到自己这次任务结算回归现实,是不是可以抽空去趟伦敦,给小麦老汤他们也烧点啥东西?

    .........

    半个小时后。

    徐云和老汤在亚姆查神父热情的告别声中,一步步离开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考虑到今晚要在伦敦留宿,老汤便又带着徐云先去一家宾馆开了个标间,又把肚子垫了个六分饱,便开始做起了最后的等待。

    一个多小时后。

    咔哒——

    老汤看了眼怀表,干净利落的将其一合,对徐云说道:

    “好了罗峰,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出发了。”

    徐云点点头,将手上的书收起,起身与老汤走出了房间。

    海德公园的占地面积多达360英亩,除了毗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之外,还靠近大英博物馆与白金汉宫。

    受此影响,公园之内自然也被分隔出了许多块区域。

    虽然大多数区域对普通人并不设防,但也有一些区域寻常人想要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比如说......

    这次晚宴举办的地点。

    “使徒社的常规聚会都在剑桥校内举办,但成员纳新以及年会这两件大事,就不是校内使徒社所有能力组织的了。”

    老汤从海德公园西南角入内,沿着某个方向直行,同时介绍道:

    “所以几年前,经过一些已经毕业的‘使徒’们的讨论,最终大家决定把面试晚宴设立在海德公园的陶丁小屋。”

    “至于房租和聚会的其他开销,则由社团经费中支出。”

    徐云上辈子对于使徒社的认知相对有限,闻言不由看了老汤一眼:

    “社团经费?靠成员募集来的吗?”

    老汤笑着摆了摆手,一脸‘你图样图森破’的表情,解释道:

    “使徒社是剑桥大学唯一一个享受学校经费以及皇室经费的社团,每年的活动经费大概八百多英镑,足够平时的用度开支了。”

    八百多英镑?

    听到这个数字。

    绕是徐云有后世的眼界与阅历,心中不禁依旧有些咋舌。

    好家伙。

    1850年的八百英镑,在后世差不多就是60多万的购买力了。

    60多万在科研项目方面可能不算什么,但在社团层面......

    这样说吧。

    后世一所普通大学常规学院的外联部,一年能拉到两万块钱的赞助都算很牛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