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3/5)

   原本认为不会再出意外的拉法第不由有些站不住了。

    只见他快步走到反射板边,想要检查是不是光学晶体将光线折射到了其他方位。

    然而无论他怎么校正晶体,接收器上依旧是没有任何电火花出现。

    可是.....

    这怎么可能呢?

    6了不下三十次,再怎么非酋.....

    额,等等?

    法拉第忽然想到了什么,目光隐隐的瞥向了人群中的塔图姆·奥斯汀。

    难道是这位嚷嚷着要种西瓜和棉花的黑人同学的缘故?

    没记错的话。

    这位黑人同学来自莫桑比克,是部落的下一任酋长,因此才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而就在法拉第心思泛动之际。

    一旁的徐云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让小麦撤去凸透镜。

    关闭电源,重新调试起了光学晶体。

    这一次他选择的目标,是另一枚走离角为40°左右的天然级联晶体。

    至于自准性反正笨蛋读者们也不知道是啥...咳咳,由于比较难测同时加之时间有限,所以徐云也就没去深入计算。

    反正在这种实验条件下,自准性能在80%以上就行了。

    总之这枚晶体可以反射的是蓝光,也就是波长在440—485纳米之间的光线。

    调试完毕后。

    徐云再次返回发生器边上,按下了开关。

    电压依旧是从零上升。

    过了小半分钟。

    啪!

    发生器上例行出现了一道电火花,而令法拉第等人呼吸停滞的是......

    接收器上居然也跟着出现了一道火花!

    作为当世顶尖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等人怎能意识不到这代表着什么?!

    然而这还没完。

    只见徐云再次一招手,小麦哼哧哼哧的便拿着几枚偏振片走了上来,交到了徐云手里。

    颠了颠掌心的偏振片,徐云的表情略微有些微妙。

    说起偏振片的用途,想必很多同学都不陌生。

    它允许透过某一电失量振动方向的光,同时吸收与其垂直振动的光,即具有二向色性。

    也就是dλ/λ=。

    其中n是有梯度变化的折射率,源于不同介质间流场速度会发生梯度变化,n=1/√(1-u2/c2)。

    说人话就是在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基本上成为平面偏振光,光强减弱1/2。

    按照历史轨迹。

    后世实验室中常用的偏振片要到1908年,才会由海对面的兰德制作出来。

    但在这个副本中,由于波动说没有像原本时间线中那样被长期打压,甚至还反超了微粒说一头。

    因此与波动说有关的许多小设备,都提前了许多时间问世。

    根据徐云在《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中了解到的信息。

    42年前,也就是1808年。

    在马吕斯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后没多久,偏振片就首次诞生了。

    虽然此时的偏振片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精细,但在还未涉及到微观世界的19世纪早期,还是能支撑起绝大多数实验要求的。

    一直以来,它都是被用于支持光的的波动说——因为只有横波才会发生偏振嘛。

    但今时今日。

    这个小东西在自己的手中,又将成为证明微粒说的工具之一.......

    世间万物,有些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徐云这次准备的是由三个偏振片组合成的混合系统,第一块与第三块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第一块与第二款偏振化方向互相平行。

    同时第二块偏振片以恒定的角速度w,绕光传播方向旋转。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1之后形成偏振光,光强为I1=I/2。

    同时根据马吕斯定律,通过P3的光强为I3=Icos2Θ。

    由于P与P3的偏振化方向垂直。

    所以P与P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Φ=π/2-Θ, I=I(1-cos4wt)/16。

    再根据马吕斯定律。

    I=Icos2Φ=I3sin2Θ=I(2Θ)2

    所以通过P3的光强为= I(sin22Θ)/8 =I(1–cos4Θ)/16。

    cos4Θ=-1时,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

    这个系统省去了徐云手动降低光强的麻烦,计算过程很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接着徐云将偏振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