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图书馆之行(6.8k)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图书馆之行(6.8k)(3/4)

,穿过通道,走入了另一扇门。

    这扇门连通的是图书馆南翼大厅,也就是七层的那座塔楼。

    刚一进门。

    徐云和小麦便见到了一位表情肃穆的燕尾服中年人。

    此人的样貌有些类似柯南里的詹姆斯,国字脸,右前额留着一戳刘海,胡须是浓密的八字形。

    见到两人出现,此人坚决而又不失礼节的拦住了他们:

    “两位先生,请留步。”

    1850年的剑桥大学还不像后世那样可以免费参观,所以管理员在没有拍照合影这些‘职能’的同时,还要负担起核查身份的工作:

    “两位先生,图书馆只对校内学生开放,请问你们有学生证吗?”

    小麦和徐云同时点了点头。

    他们掏出了艾维琳昨天顺路给他们的学生证,递了过去。

    中年人先是接过徐云的学生证看了几眼,有些生硬的念着名字:

    “luo...luo....裸缝?”

    徐云嘴角一抽:

    “先生,是罗峰啦......”

    “抱歉......”

    中年人道了声歉,正准备把学生证还给徐云,忽然动作一顿:

    “等等,罗峰?你就是那位交还了牛顿先生亲笔信的东方人?”

    说完他又想到了什么,飞快的将小麦的学生证接了过来: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徐云见说朝着小麦耸了耸肩,看来哈利波特的戏码又要上演了。

    果不其然。

    中年人见说表情一正,优雅的抖了抖衣领,对小麦伸出手道:

    “麦克斯韦同学,罗峰同学,欢迎你们二位来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我是图书馆的管理员阿莱斯亚海佛斯。”

    徐云微微一挑眉。

    瞧瞧。

    不愧是做图书管理员的,这格局就是不一样。

    这还是今天处了小麦以外,第二位和他打招呼的人来着。

    另外海佛斯这个姓氏不太常见,再结合此人的职业判断......

    如果没猜错,他多半就是剑桥镇上海佛斯书店的创始人了?

    徐云之所以会对海佛斯书店有印象,一来是因为它是剑桥镇最古老的书店之一,名气很大。

    邵洵美还和徐志摩、徐悲鸿在这家书店里面过基,称其为‘海法书店’。

    二来么......

    则是因为一篇文章。

    没错。

    又到了鞭尸意林的时间了。

    依旧是徐云读高中那会儿,他曾经在意林上读过一篇文章。

    名字叫做剑桥的书摊。

    书中称。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也就是1900-1940之间。

    在剑桥大学的书摊上,人们总能见到一个口含雪茄,留了一撇小胡子,面带笑容的人。

    他就是书摊的主人台维。

    台维先生的书摊在剑桥摆了40多年,因为价格便宜,书样丰富,有许多教授和学生曾光顾过这个书摊。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他与台维是莫逆之交,甚至帮忙台维在讲课中直播带过货。

    台维生前学校还曾专门为他举办过一个盛大的午餐会,师生们反他敬为上宾。

    感谢他提供的“永恒而伟大的知识”。

    文章最后感叹。

    懂得尊重小人物的民族,才能够出现杰出的大人物,接着又是一系列的自我反思。

    但徐云在到了剑桥之后才知道。

    虽然台维不像之前的亚历克斯达乌提一样完全是虚构的人物,但真正的原因却也和文章所说的截然不同。

    这个所谓的‘台维’先生其实真名叫做古斯塔夫大卫,也就是david,说是戴维也行。

    台维这个词带有很强烈的早期翻译色彩——没错,最早提到他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邵洵美。

    但邵洵美只是提过此人的名字而已,剩下的内容全都是剑桥的书摊这篇文章的作者添加的情节。

    大卫书店确实为剑桥贡献了不少藏书,2022年的剑桥图书馆中大约有一千本左右的书册是购自大卫书店的原本,但这位老板压根不是什么小人物。

    古斯塔夫大卫是一位从法国搬到剑桥的书商,1860年生人,时间是没错的。

    不过他没长胡子,同时因为肺痨的原因也不抽雪茄——照片在大卫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有点像剃了胡子的狄拉克。

    所以这在人设上就和文章有出入了。

    其实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狼窝(肉监狱)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少年阿宾H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