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代价与传承(万字更新!!!!)

第二百一十二章 代价与传承(万字更新!!!!)(2/6)

了。

    如今三天过去。

    理论上来说......

    这个问题应该也差不多该出结果了。

    果不其然。

    电话对头很快便传来了赵海阳的答复:

    “没错,林厂长,我们刚刚得到通知,过渡金属已经完成适配成功了!”

    “根据喻主任的计算,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这套设备的效率能达到foerda-t632的117%,耗料成本却只有他们的92%!”

    “太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

    徐云没拿电话的右手顿时一握拳,在空气重重挥动了两下。

    过渡金属的适配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比起赵海阳提及的成本和效率,徐云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这套设备使用的是液态中间体的工作模式,和nutrien的那套foerda-t632序列没有任何雷同或者相似的地方。

    即使到时候对方以巴黎公约为由申请ptc重工设备的专项核查。

    华盾生科也能大大方方的让调查团队介入,临走时还能送个白旗啥的小礼物做纪念品叻。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张了张嘴,准备再次感谢几句。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

    电话对头,赵海阳便又说道:

    “徐博士,除了过渡金属适配成功外,我们还要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那就是......”

    “环化设备的模组也完全搞定了!”

    “?????”

    听到这个消息。

    徐云是真有些意外了,连带着说话的音调都拔高了不少:

    “赵经理,你说什么?环化设备的模组搞定了?”

    先前便提及过。

    徐云他们此行一共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分别是过渡金属催化和定向环化。

    其中前者的难度较低。

    只要打开思路,剩下的只要靠时间去堆样本就完事了。

    后者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大boss,它需要的是一套极其精密的设备才行:

    它需要的是0.002mm的加工精度,这个数值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做到。

    说来也巧。

    上辈子徐云在写小说的时候,也曾经提及过这种精度的概念。

    当时曾经有读者提出过一句疑问:

    “不对啊,某个空调品牌不是号称五轴精度做到了0.003吗?”

    这问题比语法的无脑杠要好多了,但怎么说呢......

    骗子倒是不至于。

    但那家公司在宣传上,其实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的。

    说起五轴精度,首先要明确一点。

    那就是五轴精度并不是指单根轴精度。

    比如x轴精度0.003,那这台机器的精度就是0.003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五轴精度应该是三直线轴精度+两旋转轴精度=真正精度。

    假如每根轴误差都在0.003,那么五轴精度的累计误差会比0.003高的多。

    而在那家企业公开的数据中。

    所谓的0.003精度指的其实是z轴精度,而非五轴整体。

    根据徐云了解到的信息,那家空调企业的实际精度能有0.008都算高了。

    目前国内最顶尖的企业应该是燕京精雕,是目前少有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设备厂。

    其产品质量在国产小五轴市场,可以说得上数一数二。

    但在世界上嘛......

    给点面子的说,二流末吧。

    燕京精雕都不敢说独立技术做到0.003,就更别说那家空调企业了。

    哪怕是国际上很有名的哈默五轴加工中心,世界一流品牌,加工零件也才勉强能做到0.003~0.005之间的精度而已。

    能达到0.003这种基数的机床,最少都是jisb6336乃至jisb6338的标准。

    而实际上呢。

    那家企业连jisb6201都没过......

    像这种堪称工业或者科研命脉类的新闻还是多看看官方的比较好,商业渠道的多少都有些夸大的嫌疑。

    毕竟某些程度上机床和光刻机是有共通点的。

    真要是有技术突破,必然会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发某些贸易制裁。

    话题再回归原处。

    国内都没什么企业能做到这种精度,因此在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