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给李清照的礼物(6.2K)

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给李清照的礼物(6.2K)(2/4)

热门推荐:
胶才最终定型成为了工业材料。

    因此眼下的大宋,是绝无可能找到标准意义上的天然橡胶的。

    当然了。

    除了天然橡胶外。

    橡胶还有一种合成橡胶的类属,但这需要足够的物质进行聚合反应才行。

    哪怕是最简单的二甲基丁二烯,都不是现在大宋工业能达到的地步。

    不过作为一位物理汪,徐云表示除了标准橡胶外,还有一些手段可以制取出类橡胶品。

    比如后世传播度很广的.......

    杜仲胶。

    杜仲,这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单种科植物。

    仲胶则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也叫作反式异戊橡胶。

    在后世的21世纪。

    本土也在大力发展这种材料,技术价值很高,前景称得上相当广阔。

    不过杜仲胶在发动机方面的精敏度有限,提取环节也比较复杂,甚至还需要用到石油醚。

    因此考虑再三,徐云最终选择了另一种植物:

    银菊。

    银菊,也就是银叶菊,一种叶子酷似雪花,颜值颇高的植物。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常见程度比杜仲还高,运输成本也非常低廉。

    银菊生产出的银菊胶也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类橡胶品,并且非常适合发动机端。(doi:10.28077/n.cnki.nchgb.2005.001315)

    其中此时徐云等人见到的,便是银菊胶生产的第一步:

    将它们放置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浸,通过氢氧化钠进行角质层溶解。

    这一步需要的氢氧化钠,依旧是来自最初的电解环节。

    至于驴兄嘛......

    自然是提供离心动力,用以增大接触面了。

    徐云等人来之前苏淇便将银菊浸泡了很久,在估摸着着时间差不多后,徐云便对苏淇道:

    “苏师傅,开始下一步吧。”

    苏淇道了声是,戴上手套,走到一处角落。

    片刻过后,他端回了一个小盘子。

    此时盘子上正盛放着一堆黏糊糊的白浊黏液,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臭味。

    当然了。

    千万不要误会。

    这些东西并不是挊出来的液体,而是......

    被压碎的白蚁尸体。

    没错。

    白蚁的尸体,

    白蚁是自然纤维素的主要降解者,其消化道内存在有一种名叫鞭毛虫的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

    这些纤维素酶可以水解银菊的细胞壁,将胶丝释放出来。

    同时白蚁尸体也不会影响到银菊的制备,纤维素酶更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属于一种非常优良的自提材料。

    等这一步结束后。

    只需回流浸提,趁热过滤。

    冷却后再在零下温度冷冻一个小时,便能得到成品的银菊胶了。

    将白蚁投入器皿后。

    考虑到后续步骤还有很长时间,徐云便主动对苏淇问道:

    “苏师傅,之前已经提炼好的成品还在么?”

    苏淇点点头,说道:

    “前边的需求量很大,齐师傅他们拿走了不少成品,不过还有一些胶管没被带走。”

    “王公子稍等片刻,小老这就去取来。”

    说罢,苏淇便转过身,走向了另一个角落。

    片刻过后。

    苏淇拿着几根胶管回到了徐云身边,递给他:

    “王公子,这便是先前做好的胶管,都是按照图示要求加工而成的。”

    徐云接过胶管,用寻常的力气拉了拉。

    施力之下,胶管很快变成了一根更细的长条,不过并没有被拉断。

    徐云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它递给了小赵:

    “殿下,您看看?”

    小赵饶有兴致的接过胶管,与老种一同研究了起来。

    过了片刻。

    小赵若有所思的抬起头,对徐云道:

    “王公子,此物可防水否?”

    徐云朝他笑了笑,答道:

    “当然可以。”

    小赵又试着将胶管捏扁,拇指和食指摩擦着胶面,说道:

    “既然如此,此物岂不是可做成胶鞋或者胶衣?”

    徐云顿时抬起眼皮,略带讶异的看了他一眼。

    没想到这位准帝王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民生领域的应用,不过嘴上还是肯定道:

    “殿下一语中的,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